格田改造现场。本报记者 刘畅摄
□王金彬 本报记者 刘畅
连日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第十五管理区,机车轰鸣,水稻收获后的土地被破开,露出油亮的黑土,原来是管理区积极组织机车开展格田改造工作,让大格田成为管理区水稻增收的“新密码”。
兰伟东在第十五管理区种植了190亩水田,种植面积不多,但67个小格田作业条件差、粮食产能低等现实问题,成为他增产增收的最大阻碍。如何实现“换道超车”?秋收后,他对自家土地进行了“大手术”,三台整地机械齐上阵,将小格田中的池埂推平,并整体对土地进行找平作业。改造后他家水田将形成6块大格田,增加土地面积10亩。“这几年大家都开始改大池子,我经常去万亩蟹稻示范区看,水稻长势和产量都挺好,特别是春天插秧和秋天收获,改了大池子后机械作业效率特别高。所以我决定也改一下,让我这‘一亩三分地’也能提高点收益。”兰伟东笑着说。
和兰伟东一样,今年,八五六分公司第十五管理区已有10户种植户参与到格田改造工作中。“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格田改造工作,让大格田成为继辖区特色种养增收、订单种植增效后实现种植户提升收入的第三大突破口。”第十五管理区主任侯杰说。
从2018年开始,八五六分公司开始大面积进行格田治理。经过测算,改造后的高标准规模格田可增加实际耕地面积2%~3%,提升机械作业效率15%~20%,节约机械作业油料等成本6元~7元/亩。同时减少用工成本、减少生产用水、减少对耕层土壤的破坏,高标准规模格田生产全程可节省人工费用15元/亩以上;节约生产用水100立方米/亩,节省灌溉成本5.5元/亩。
“通过对辖区土地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八五六分公司制定了《规模化格田替代一般格田工作方案》,计划利用5年时间,完成辖区内水田格田改造工作。”八五六分公司副总经理沈国春介绍说,在大格田高标准的大框架下,八五六订单农业持续增长,今年,订单种植多点开花,有机水稻、蟹稻、鸭稻、鳅稻、虾稻、水蛭稻、黑稻米、优质米种植、“龙垦2021”订单水稻等种植面积突破了20万亩。
今年,八五六分公司将进行格田改造9万亩,计划到2025年,完成全辖区70余万亩水田的格田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