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碳中和生态园。
当年造林大会战立下石碑。
累计完成造林绿化、封沙育林480多万亩,治理沙化草原200万亩;建成两条绿色屏障;水土流失面积从2018年的8245.55平方公里,缩减到现在的7863.3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创同期全省最快增幅……
本报讯(记者刘楠 赵吉会)近年来,大庆市狠抓防沙治沙,维护生态安全,全力以赴打造“龙江西部塞罕坝”,取得显著成效。
大庆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代表的地区,狂风肆虐,黄沙漫天,草原沙化碱化退化严重,被称为黑龙江的“西北风口”。从2001年开始,大庆市大力推进实施“堵西北风口工程”,始终把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植树造林工作确定为全市重点推进的大事实事之一。
城乡并联构建防沙体系,多措并举实施治沙工程,农林并重放大综合效益,政社并进凝聚推进合力……经过多年战风斗沙,大庆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沙经验并取得显著成效:坚持“片网线点”结合,建设百万亩集中连片沙地人工林,集中整治村屯道路、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部位,绿化村庄2410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98%;科学采取草种改良、围封禁牧、林木管护、鼠虫防治等措施,累计完成造林绿化和封沙育林480多万亩,治理沙化草原200万亩;坚持规模治理、围田造林,建设农田防护林和各类护路林、护岸(渠)林5万条、农防林网1.8万个;大力发展林药林粮间种、种苗繁育、林下养殖等特色项目,林业总产值超过18亿元。
踏实的做法与扎实的成就,来自科学的决断与果断的执行。
多年来,大庆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奔赴防沙治沙一线,带动全市1012名林长参与其中。
为强化多方履责,大庆市政府与区县政府分别签订《大庆市“十四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积极向市人大报告年度防沙治沙建设情况。开辟地企互通合作治沙模式,把生态共建纳入地企合作重要议事范畴。2021年以来,大庆油田全面系统整治修复油田矿区生态环境,积极创建绿色企业的战略部署,共组织完成义务植树167.3万株,造林6562亩,建设各类油田绿地10.24万亩,建成马鞍山、老虎山、果午湖、晨曦生态园等4处高标准生态园。
与此同时,大庆市还积极创新开展外资合作造林模式,由日方投资2000万日元的大庆市中日嫩江沙地防风固沙造林植树项目完成造林1200亩,平均成活率在90%。
全方位主动推进,抓重点各个击破。大庆市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建设高效节水控灌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为维护林草生态系统稳定性,全市逐级签订草原禁牧责任状400余份,布局建设森林草原防火库14座,建设利用防火监测塔20座。同时组织开展全市打击毁林毁草毁湿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全面落实黑土地保护责任,严格执行沙区项目环评制度。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大庆市先后获得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优质工程”“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仅2021年以来,全市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90.19万亩。第六次荒漠沙化监测显示,全市沙化土地面积为446.4万亩,比第五次监测结果减少40.7万亩,减少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