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肥了黑土绿了田

秋整地现场。本报记者 刘畅摄

□夏红英 李春 本报记者 姜斌

在北大荒上下争时间、抢进度进行秋整地、秋起垄、秋作床的“三秋”作业的节骨眼上,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更加忙活起来。

近日,第五管理区正在进行液态粪肥还田作业。只见一台红色大马力机车拉着一根红色管子缓慢行走,随着“呲呲”的声音过后,车尾与红管连接处的立式喷管里,几股雾状的液态粪肥抛洒在半空中,随之而来的是“哗哗”的声响,雾状液态粪肥瞬间洒落在地里,被豆茬覆盖的黑土地瞬间吸足了养分。

“我们坚持在秋季整地后施用有机肥,可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为明年春耕生产打好基础。”技术人员葛斌一边指挥作业机车进行标准作业,一边历数粪肥还田的作用。

拥有110.64万亩耕地的八五二分公司,白浆土占20%左右。为破解这一瓶颈,自2021年起这个分公司便实施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利用畜禽粪污发酵还田技术,累计将14.5万吨腐熟发酵的液态、固态粪肥就近就地消纳还田,还田面积达4万亩,实现了每亩节肥3至5公斤。

分管畜牧的产业发展部部长张强介绍说,今年,我们充分发挥本地畜牧企业年产64.7万吨有机粪肥的有利条件,推广生物有机肥、腐熟粪肥替代化肥工作,建立了年产3万多吨有机肥厂,引进丹麦技术建密闭式发酵囊、扩建“三防”干粪堆积棚等,粪污经过干湿分离、进塘氧化、堆肥发酵的工序成为有机肥后再进行喷施和抛洒。

“八五二分公司已实现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面积21%以上,增产10%左右,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5个等级,耕层厚度达到了30厘米以上,260亩玉米实收亩产达到1125.85公斤,突破历史新高。”分公司负责粪肥还田作业的技术人员谭龙一边说着,满脸的自豪感。

“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我这块地连续2年实施了粪肥还田项目,土肥了不说,产量自然也高了。”尝到甜头的种植户梁宗军接过了话茬,诙谐的语言把现场人都逗乐了。

农业生产部部长薛忠海对粪肥还田项目,有着清晰的规划:下一步,我们会不断扩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采取“海藻有机肥+粪肥还田”的模式替代化肥,在培肥地力的同时利用海藻酸破除土壤板结,实现土壤改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