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找问题 联动解难题

鸡西市以优解思维提升检视整改质效

□盛秋实 本报记者 孙伟民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鸡西市坚持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科学精准分类指导,统筹联动抓好衔接,以优解思维把检视整改各项工作抓具体抓深入,着力构建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整治整改工作格局,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

针对“经济结构不优、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二产占比不高”问题,鸡西市四大班子深入研究、找准根源,市级领导牵头领题、专班推进,围绕发展鸡西市“十大经济”、开展“十城创建”,大力实施重大项目提升提质行动。

嘉泽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竣工投产,珍宝岛三期现代医药工业园区项目加速推进,嘉泽数字储能电池制造开工建设……各个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市级领导外出招商54次,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外出招商116次,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176个,完成投资123.4亿元。深入开展“敲门”行动,三级领导干部入户包联企业(项目)近两万户,累计受理问题1000多项,办结率99.71%。

针对“科教资源优势发挥不突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创新竞争力不明显,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数量少、规模小”问题,鸡西市统筹整合科技局、工信局、经开区等职能单位优势力量,充分借助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领域先进成果,开拓渠道深度对接,推动16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形成成果落地转化21项,科技成果库新增各领域科技成果1021项。引导域内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户、创新型中小企业41户。

针对“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较低、河湖岸线清理整治力度不够、大气环境质量同比有所下降”问题,鸡西市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信息共享、同向发力,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司法与执法联动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凝聚打击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合力,强化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三源”同治,全市共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581个,其中取缔关闭6个、清理合并16个、整治规范559个,查处涉水环境违法案件15件,以经济手段倒逼大气环境质量责任落实。

针对“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差、物业管理不到位、三供一排存在薄弱环节、不动产权证办证难”问题,鸡西市推动市、县(市)区、街道、社区组织联席、责任联担、载体联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心等12家单位多方联动,研究会商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协同会签履行相关手续,完成88个小区、8.3万户首次登记,办理不动产权证3.4万余户,在全省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中率先完成任务。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城管局等14家单位,全力开展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整治,切实加强物业企业规范服务行为监管力度,加快推进供热老旧管网建设,清退19家乱收费、不作为物业服务企业,改造供热管网13.48公里、燃气管网126公里,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00余处。市纪委监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7家单位成立协调小组,采取靠前式监督、下沉式监督等方式,开展明察暗访458次,整改问题1842条,推进审批流程不断优化,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