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文旅 促进兴边富民

扫描二维码上“龙头新闻”看“学思想·理论大家谈”

杜玉洁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积极发展边境旅游,更好地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的“文旅爆款”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新引擎,文旅市场的火热见证了中国经济释放的澎湃活力。黑龙江地处我国最北最东,区位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以特色文旅赋能边境旅游,谱写龙江兴边富民新篇章,成为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径。

拓展特色文旅新业态

黑龙江地处中俄边境,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文旅资源富集,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随着文旅消费的提档升级,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持续为龙江文旅市场注入新动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充分发挥黑龙江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禀赋,充分展示龙江特色文旅新形象,精心打造冰雪游、民俗游、红色游、边境游等特色鲜明的系列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应丰富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业态,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创新为文旅经济注入内在动力。

应聚焦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工业文化、冰雪文化和民俗文化,突出文旅融合特色,开展体验日、艺术节、文化周等特色文化旅游消费活动,将地域文化展示与特色旅游活动融为一体,展现龙江悠久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生机活力,打造龙江文旅融合新名片。整合黑龙江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努力开拓研学、康养、自驾露营、赏冰乐雪等旅游新模式,推动房车营地、特色民宿、研学基地、文化小镇等项目与乡村振兴、特色农业相融合,开辟独具龙江特色的文旅新赛道,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开辟兴边富民新赛道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漠河市北极村时指出:“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兴边富民绝非一日之功,打造可持续的文化生态,是事关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只有精准挖掘地域特色,通过特色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将边境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才能促进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

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双向互动,积极打响龙江特色文旅新品牌。通过打造文旅品牌提升边境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市场吸引力,将黑龙江的四时乡村风光、民族特色风情、体育休闲风趣、地道美食风味、厚重人文风韵等旅游资源与特色产业进行融合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为游客带来文旅融合全新体验,用特色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龙江文化记忆。努力拓宽旅游业态,推广文化创意产品、特色农产品、网红打卡地等创新文旅消费形式,形成特色景区联动、住宿场景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文旅融合模式,让龙江文旅实现“跨界”“出圈”,推进特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兴边富民。

擦亮龙江文化新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指出:“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近年来,黑龙江打造特色文化新优势,借助独有的冰雪、民俗、生态、边境等文化资源,鲜明展现龙江特色文化背后的龙江故事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要做优文化生态链,探索文旅融合的新发展模式,向特色文化要答案,深挖可供活化转化的文旅资源,打造龙江特色文旅品牌。推动龙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深度挖掘龙江文化内涵。

提升特色文旅新业态带动力,倾力打造全新文旅文创产业链。创新全域旅游理念,推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提档升级。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站、博物馆、民族风情园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小而精的创意文化活动,依托不同地域的文化优势,打造特色演艺节目、特色饮食和特色节庆。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建设,把龙江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纳入旅游线路,推广“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推动农商文旅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龙江特色文化旅游,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探索将文化资源、冰雪资源、森林资源、民俗资源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消费动能,充分挖掘龙江文化内涵,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项目。依托国家对东北振兴、兴边富民、沿边开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旅消费增长点,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引擎。进一步解放思想、重塑文旅、赋能发展,为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文旅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