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璐 本报记者 杜怀宇
今年以来,绥芬河市绥芬河镇积极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文化振兴,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涵养文明新风尚,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党建共同体服务多平台
坚持“党委统领、融合联动、共驻共建、协调发展”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党建共同体”。全面整合社区内的党建、政法综治、民政、信访等各类网格,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行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群团带动和社会参与机制,形成11个各具社区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搭建理论宣讲、文化科普、体育健身等多个平台,实现对现有资源和平台的集结与盘活,拓展文明实践功能,开展党员服务群众活动130余次。
文化惠民移风易俗
以建设乡风文明试点村镇为突破口,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打造“彩带舞龙”“威风锣鼓”“口岸之声合唱团”“红色边城话剧团”等有亮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广泛开展“歌舞献文明”“公益农村电影展播”“特色产业赋能乡风文明建设”“剪纸文化进乡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激发全镇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活力,助推广大群众成为乡镇文化的建设者、参与者、推广者,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村民自治共享好民风
健全“一约四会”制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村两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督促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开展“好婆婆 好媳妇”评选、“抵制高额彩礼”宣传等活动20余次,由先进模范带头示范,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效传播了正能量,不断培育和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网格益家”积分兑换超市,引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活动获得爱心积分,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