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付晓军 记者杜怀宇)近日,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二期)通过省联合验收组验收。
二期建设面积0.662平方公里,围网面积0.484平方公里,配套区面积0.178平方公里。二期道路基础设施项目总面积0.132平方公里,总长度4.51公里,园区外部联络道路和区域内路网、排水、供热、供水、电力、通讯、燃气管道等全部铺设完成,达到“七通一平”标准。
据介绍,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于2009年4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商品展销、进出口加工等功能,企业在区内可享受保税、免税、退税、境外货物入区免许可证和配额管理等优惠政策,是目前中俄边境开放程度高、政策优惠、功能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2022年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32.97亿元,较上年度增长3.55%。自通关运营以来,综合保税区内共计注册企业713户,实现贸易额46.48亿美元,实现税收收入15.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2亿元。目前,绥芬河着力赋能升级产业结构,加快完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功能,做大进境粮食、海产品、中药材、酒类等产业精深加工,做强产业集群,培育和吸引企业开展保税物流仓储,逐步形成区域大宗货物物流分拨中心。
绥芬河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科科长武秀凯表示,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吸引境内外投资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也是绥芬河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引擎。绥芬河海关将立足口岸特点,以促进综保区发展为支点,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制度型开放举措,叠加综保区政策功能,引导企业用足用好“保税”“免税”“退税”“免证”等海关惠企政策,促进绥芬河口岸扩大开放,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贡献海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