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樱园生态采摘农场里长势良好的火龙果。
□文/摄 刘金婷 本报记者 李天池
近日,牡丹江市阳明区唐樱园生态采摘农场的火龙果迎来了丰收季。据了解,唐樱园生态采摘农场,建设总面积210亩、共计29栋四季果棚,主要种植大樱桃、火龙果、草莓等6个品种,四季果蔬采摘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近年来,阳明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以打造城市微度假“后花园、百果园、蔬菜园”为目标,积极探索“村村皆诗画,处处是风景”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全力做优农旅经济,带动城郊旅游持续升温。
打造“临江印象·休闲之旅”路线。相继引进胜州旅行、纳日素餐饮等10余户企业,打造“花拾光”亲子农场、“慢生活”轻奢营地等12个特色景点,盘活闲置民居建设小酒馆、供销社、煎饼铺等8个商业业态,吸引万名游客打卡全省“宜居宜业和美”精品村、“美丽家园”示范村——临江村,共度乡村休闲美好时光。
打造“南城古国·文化之旅”路线。充分挖掘南城子村渤海国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渤海国文化一条街,以及乡村记忆馆、党建生活馆、廉政教育馆,同步打造“城市人家小菜园”、食用菌“研学小课堂”,这些“自然教室”“红色堡垒”,让南城子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接近百万元。
打造“北甸桃源·生态之旅”路线。积极发展“蟠桃、鲜花、水稻、蛋鸡”四大特色产业,相继打造“北国春”百亩桃园、“北国花都”千亩花海、“十里稻香”万亩稻田公园、腾飞万只蛋鸡养殖基地,有效带动村民增收50万元以上。
打造“杏树记忆·红色之旅”路线。坚持用活杏树“子荣精神发源地”红色资源,全面复原东北抗联时期剿匪小路、部队营地、古榆广场、演武场等旧址原貌,相继推出“学英雄,唱红歌”等4个主题团建活动、“重走子荣路,再悟英雄魂”等6堂特色主题党课,累计吸引约3万人次游客参观学习。
下一步,阳明区将持续大力发展“花园、果园、菜园”三园经济,坚持“2+3”工作思路,即持续擦亮“北国花都、百果之乡”两块金招牌;打造“电商赋能、文旅赋能、工业赋能”三个示范样板,努力争创牡丹江市“打造世界级特色农业新名片”的城区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