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4日讯(记者赵一诺)在14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上,省委教育工委党组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延良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专题发布。
陈延良说,今年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把龙江人民美好期待转化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健全中小学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书记、校长分设率达到99.97%,专职副书记配备率达到100%,制发民办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选派和管理办法。出台高校党建工作五年规划,打造高校党建品牌20个,在全国率先成立助力区域发展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专家联盟。高标准打造龙江特色“大思政课”建设体系,在全国率先牵头成立东北三省一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联盟,全国首创编印了该课程重要文献库、重要史料库、教学案例库等“六库”12册,省域内全覆盖打造“1+13+N”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持之以恒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推进“红扣子”工程,打造“刊校共建”示范学校204所,评选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213个,深入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全省3163所中小学校252.8万人次走上运动场、参与冰雪活动,全省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较上一年度提升4.41个百分点。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获国务院表彰激励,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集聚融合“龙江方案”落地实施,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39个职教集团助推区域产业发展,“鲁班工坊”建设实现零的突破。61个现代产业学院对接服务“4567”现代产业体系。龙江工程师学院集聚省内16家优势高校,服务50余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解决近200项技术难题。全省高校新增高水平创新平台19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920余项,成交额200万以上的重大项目24项,举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达成合作成果10项,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凸显。教育系统人才集聚回流全面向好。优化升级“头雁”“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全省高校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人才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新增“两院”院士2人,全省现有“两院”院士38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47人,省属高校“长江学者”入选人数为前两年入选总数的2倍,全省现有260人次获聘“长江学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2023年获批教育部专项资金由上一年度76.1亿元提高到81.5亿元,增幅达7.0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取暖费补助标准由260元提高到370元,取暖费补助增幅达42.3%;博士生招生计划由上一年度1734个增加到1902个,增幅达9.7%。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新增普惠性幼儿园144所,推进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278个,实现170所县域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全覆盖。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八个一”工程,开展“龙江师魂—讲述好老师的故事”系列活动,尊师重教在龙江大地蔚然成风。开展访企拓岗、百日冲刺等活动,走访用人单位1.3万家,新拓岗位20.1万个,在毕业生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情况下,毕业去向落实率和留省就业率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