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谷人家

雪谷人家。

□于博

柳宗元的《江雪》为我们展开一幅宁静纯美的冰雪画卷,令人心驰神往。倘若你现在要寻觅这样一处纯洁而寂静、纤尘不染的冰雪世界,那就来雪谷吧。

雪谷,位于五常山河屯林业局大河身林业经营所。雪谷和雪乡隔着一座羊草山,山南是雪乡,山北即雪谷。雪谷周围大山林立,中间坐落着海拔1691米的大秃顶子山,是为黑龙江第一高峰。牤牛河就发源于此。

雪谷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不仅吸引远方的客人,尽在咫尺的五常当地居民也乐此不疲。旅游业红火了,家庭旅馆应运而生。雪谷目前有近百家为游客提供食宿的家庭旅馆,溪水龙腾客栈就是其中一家。

溪水龙腾客栈的经营者是五常市向阳镇三好村一对农民夫妻。男主人叫张波,女主人叫王敏。在村里,张波种稻子,王敏开超市,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15年,张波和妻子来到雪谷旅游。虽然他们自幼生长在北方,对于寒冷和雪早已司空见惯,但雪谷却令他们耳目一新。近在咫尺的家乡竟有如此景观,真是一入雪谷,才真正知道冬天的真正含义。

雪谷,平均雪深1到3米,山顶六月戴雪帽,山里十月雪花飘,雪期长达7个月。夏无三日晴,冬天大雪飞。雪,随物具形,千姿百态,纷纷扬扬之间,为人们塑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童话世界。一望无际的雪野似一片白色的草原,裸露的半截树桩子和草稞子,在白雪的包裹下如同一株株蘑菇,为冬天写下一个个惊叹号。陡峭的滑雪道,飞驰的马爬犁、狗爬犁,雪地摩托,让游客在寒冷的冬天里激情四射。堆雪人、打雪仗、抽冰尜,这些儿时的欢乐让游客找回了童年的感觉。假如你运气好,或许能碰见傻狍子,那憨态可掬的样子会让你瞬间喜欢上它。林海雪原的壮观被雪谷演绎得淋漓尽致,雪谷也成为人们赏冰乐雪的首选之地。

由雪谷可以徒步穿越到雪乡,沿路尽赏北国风光,体会挑战的快乐,是国内十大冬季徒步穿越线路之一。早晨,迎着初升的冬阳,从雪谷出发,攀上羊草山。红日西坠时,你就会站在山顶看落日,雪谷的夕阳会为你制造一个魔幻而迷人的冰雪世界。张波夫妻在穿越雪谷的同时,还发现了另外一条路,一条经商之路,由此可直达富裕和快乐,当然要付出勇气、汗水和坚守。

张波夫妻毅然决定在雪谷投资创业。他们拿出这些年积攒的50万元,又贷了一笔款,买了一块临街的宅基地,盖起了房子,取名溪水龙腾客栈。客栈就靠着牤牛河,春暖花开,河水奔腾而下,即使严冬,冰层下的水依然欢快地流淌。奔涌不竭的溪水就是他们夫妻前进的动力。夫妻俩都属龙,在这盛世,在这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自己的客栈生意要象龙一样腾飞。有点文学天赋的张波,说起名字的创意,颇有些得意和自豪。

客栈在雪谷耸立起来,夫妻的事业开始了,他们坚持一条,那就是服务,让游客在冰天雪地之中感受到火炉般的温暖。态度肯定没问题,热情也是一如既往,但服务的内涵要加厚。简单说,雪谷是个大旅游区,他们家的客栈就是小旅游区。大旅游区有高端的旅游项目,小旅游区就要有特色和味道。首先是吃住。客栈8个房间都是火炕,纯木头和柴草加热,让游客体验老东北火炕的味道。吃的方面主要突出东北地方特色,以铁锅炖、烧烤为代表。食材都是新鲜的,绿色的,客栈后面就是大菜园子,各种蔬菜一应俱全。鱼是牤牛河的,夏天网捕,冬天蹿冰窟窿。山菜、各种蘑菇都是在山里采的。张波还外出学习了烹饪技术,加上王敏地道的农家手艺,好食材加好工艺,饮食别具特色,游客纷纷挑指称赞。但怎么能让游客百吃不厌,而且越吃越新鲜呢?夫妻二人琢磨好几天,终于脑洞大开,对,让客人全程参与,体验制作过程的快乐。不限于做菜,还包括制作冰糖葫芦,包饺子、包豆包。有位浙江客人做锅包肉,虽然有些糊了,但吃得津津有味,甚至眼睛都湿润了,他说这是他吃过的最有滋味的一道菜。

张波还和媳妇表演二人转,组织游客扭秧歌,开娱乐晚会。游客穿上花棉袄,戴上狗皮帽子,再叼上大烟袋,瞬间让人们笑得直不起腰。欢乐的同时,也让游客体验到了古老而厚重的东北民俗文化。

张波夫妇对于客栈的经营不仅局限在吃住上,而且全方位服务,包括快递、五常农副产品销售、穿越雪谷的室外装备等等,游客足不出户就可满足一切需求。张波说,钱是好,但雪谷的荣誉更重要。他在客栈大门上拉出一个横幅,写上免费服务项目。游客可以免费休息、饮水、使用卫生间,免费为游客联系导游、车辆、代购车票等等。

凤凰山旅游公司总经理高栋富说,打造冰雪文化,擦亮雪谷名片,公司集思广益,大胆创新。今年在雪谷堆砌了几百个雪人,彩灯亮化、举办千人篝火晚会,表演二人转,人文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让游客打卡雪谷,一站式体验,就能完全领略东北的冰雪文化与风光。说完,高栋富一指溪水龙腾客栈,自豪地说,雪谷是一张大名片,雪谷内的旅游服务单位就是一张张小名片。只有这些雪谷人家的小名片擦亮了,雪谷这张大名片才会更加闪光。

雪谷人家,正用他们的热情、勤劳、智慧为雪谷增色,为哈尔滨冰雪文化助力加油。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