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 筑“耕”基 释潜能 让更多优质粮归仓

嫩江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地力提升工程。

北安市源晟农产品有限公司粮食收购现场。

□文/摄 王丹 本报记者 邵晶岩

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49.94万亩,预计全域粮食产量突破110亿斤。

嫩江再次被评为“中国大豆之乡”,北安、逊克、孙吴、爱辉获评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

33个基地被评为全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全国前列。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认证达到350个、认证面积达720万亩,爱辉区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这是黑河的农业农村人扎根沃土、勇挑重担、积极作为的喜人成绩。今年以来,黑河市全力为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贡献,坚持以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四个体系”要求,狠抓工作落实,打牢“三农”基础,走出了一条具有黑河特色的安全、高效、生态、绿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铆干劲 春耕生产底气足

一年之计春为早,岁稔年丰耕在先。为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筑牢“耕”基,年初以来,黑河市紧盯备耕春耕重要时节,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推进。截至3月30日,21.2万台农业机械全部检修完毕,4月中旬春耕所需资金、种子、化肥全部下摆到位。各级农业部门成立春耕生产工作组,下沉到乡镇、村屯点对点开展指导服务。积极对接协调金融保险机构、农资生产经销企业,及时做好春耕生产资金、物资筹备供应。发挥全市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垦大机械作用,对标农垦标准,实施灭茬、整地、起垄、播种、镇压一次性连续作业,歇人不歇机,全力加快春播进度。

强化田间管理,扎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组织农户科学合理追肥,全面加强病虫害防控,今年全市推广进口节药喷头及喷头体1.3万余套,增加222个乡村病虫疫情监测点,监测点总数达589个。施用大豆种衣剂包衣,落实大豆疫病防控面积,保障大豆生产安全。及时发布重大天气预报和灾害预测预警信息,指导农户提早落实防灾减灾措施。针对受灾地块,及时调集专家、农技人员、农口干部因地、因作物制宜制定抗灾自救方案,组织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受灾农户开展代播作业,全力抢夺积温,保证作物安全成熟。

提标准 综合产能再提升

生长旺季,在西岗子镇坤站村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区,农田开阔平整,垄沟笔直,豆秧健壮,长势喜人,“科学的种植方式,实打实落到每亩地里,产量上去了,农民才愿意‘照搬照抄’。”爱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出台《黑河市大豆单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北安市、孙吴县、逊克县、爱辉区4个全国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为重点,全域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分区分级打造高标准大豆高产攻关示范基地,强化大垄密植、重迎茬障碍消减等12项核心增产技术集成推广,以点带面,全力提单产、扩总产。

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高产攻关方等载体,积极开展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集成推广,落实品种展示、肥料配方对比、除草剂苗前苗后配方优化、根瘤菌剂与种衣剂选配、有机肥替代、病虫草防治等试验示范项目,辐射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持续深化垦地合作,推动对标农垦示范区增点扩面,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对标农垦生产标准化体系和农机作业标准化章程,严格执行耕种管收各环节作业标准,全面提升单产水平和品质。全市建设对标农垦技术示范核心区、辐射区,落实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改善黑土耕地质量。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深度释放粮食增产潜力。

挑大梁 机收减损促丰收

今年秋收时节,广袤的黑土地上,一辆辆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一车车金灿灿的大豆驶出田间地头,一张张笑脸写满收获的喜悦……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今年以来,农业部门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种植户的指导服务,开展统防统治,还用植保无人机作业,让大豆吃上‘营养剂’,为大豆稳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五大连池市太平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忠有望着一望无际的豆田,心里乐开了花。

为高质量推进秋收生产工作,黑河市先后印发《黑河市2023年秋收生产工作实施方案》《科学做好防灾减灾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工作预案的通知》等文件,逐级成立工作组,实行网格化推动,全面加强服务指导。采取日调度、日通报、节点提醒机制,督促指导全市秋收生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抢抓晴好天气,统筹调配机械,实行满负荷生产,歇人不歇机,全力加快秋收进度。严把作业质量关,做到精收细收、应收尽收。以保管安全、保证品质为前提,指导农民科学做好粮食晾晒、保管,确保不焐粮坏粮。及时发布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适时销粮,积极协调各类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尽快满负荷收粮,确保粮食产得出、销得畅、卖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