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奇观

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

□文/李凤琴 摄/孙秀英

入冬以来,松花江与黑龙江相汇时,两江便一直激情澎湃,炽烈相拥,滚烫的热情,硬是在宽阔冰面的江心地带,流淌出一条宽宽的潺潺的豪情不冻江,水面上氤氲的雾气飘渺,如梦如幻,雾气遇冷催生了雾凇的形成。“松黑两岸尽苍茫,心底惊涛依旧狂”,一派壮美的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的到来。

我与好友,总是心有默契,这奇妙的景致怎能错过,不约而同地约起,在冬至时,自同江市区直奔梦幻的仙境而来。虽然我们都是本地人,三江口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万里西风瀚海沙”的北国,宽阔的“混同江”整个冬季不封江,还是第一次听说。 关于 “混同江” ,同江志有记载,松花江与黑龙江在三江口汇合处至下游的这一段江面称为“混同江”。不冻江的迤逦奇幻就发生在这一段江面上。

驶上宽敞的景区路,远远的三江口景观标志——宏伟大气的“同三”公路(同江至三亚)标志塔愈来愈近,几分钟后就到了气势磅礴的三江口广场。最先迎接我们的是“同三”公路零起点纪念碑,它依然是我们来这里的必打卡之地。纪念碑的正上方有一个圆圈,代表“零”,圆圈里有一个不锈钢做成的三角形,就是“点”,是同三公路起点的象征。它与海南的“天涯海角”遥相呼应,也与每个游客的心思相通,来三江口的人们在感受天南地北变通途的同时,也都会心有所盼地,或玩笑,或庄重地抚摸一下纪念碑的“圆”里的“点”,嘴里还要象征性地念叨几句,祈愿万事有好的开端和好的运气。抚摸完之后,还不忘拍个照,把自己灿烂的笑容稳稳地镶嵌在圆里,待日日好运。我们在争相“摸点”拍照的人群里,瞄准时机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直奔江边,想尽早一睹“冬至已来,来自天外”的神采。

远远便看见江上如烟似雾,缓缓升腾,数九寒天里,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天地冷冷的清,浩浩的白,谜团一样的仙气悠悠然然,大面积攀升,愈来愈近,愈来愈浓。待我们匆忙的脚步及至江岸,只见江中心从西向东,蒸腾的雾气从一条宽宽长长流动的江水上徐徐升起,浓郁的水雾下,隐隐约约涌动着蓝色水带,连绵直下,恰似一江春水浸润了南国的神韵。此时,江畔的寒风已毫不留情地挥起小刀片,极速切割肌肤,而活泛的江水,像一条长龙自在地舞动在冰雪之上,腾起的白雾在阳光下愈显神秘莫测。江水流经蜿蜒处,白雾也悠然九曲回肠。宛若冬季与夏季,相互穿越,又好像南国与北国的随机切换,截取片段,再随机组合浑然而成的瑶界洞天。以往每到冬季,松花江与黑龙江便冰冻如铁,坚冰峭立。今冬只有临近岸边水浅处才结上了厚厚的冰层。据说此时冰层下的水温仍保持在零上3至4摄氏度,与地面温差达到了30摄氏度左右,是同江多年来罕见的蔚为壮观的自然现象。我们一边惊奇,一边赞叹。我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机定格这一时刻。

也许是自然有灵性,也许是北方的温情,不冻的松黑两江以激情碰撞出的热度,赋予了混同江凛冬里的一道温暖,以至于它的热情,将岸边的杨树,柳树,柞树,白桦树,以及所有建筑物一一吻遍,像一位母亲,呵护着严冬里的孩子。边吻边为孩子们披上了绒绒的银白色羽衣,于是,三江口在醒来的清晨就秒变为圣洁的童话世界了。树枝上的雾凇闪烁着冰晶的光芒,仿佛是九天的精灵,一夜之间齐聚三江口。将近一个上午,冬日的阳光才慢慢不舍地为它揭开神秘的面纱。雾气缠绵中,防洪纪念塔矗立在江畔,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大江东去。那高高的同三公路标志塔凝眸矗立,五千多公里的山海奔赴,在此聚焦。登上观光酒店的游客们,放眼千里冰封、冰水同在的北国大界江冬季里的神韵,两江交汇的壮观,纷纷按动相机快门,多想留住混同江的天赐美景。而木桥甬路曲径通幽处的赫哲族博物馆里,游客们正在沿着同江历史,追逐着这个民族古老的印记……

离开玉琢银装的三江口的时候,我们还在被江面上飘飘袅袅丝丝缕缕的雾气缠绕着,迷离间也从心里生出了丝丝缕缕的念想。为三江口景区平添了深冬里的两江奇观,或许是北国边陲经久沉淀的底气,或许是黑土地蓄势已久的血脉贲张,混同江——以她厚积薄发的气势,以她不同凡响的底蕴,以她北方特有的豪放,在八方来客面前,深情地炫出她独有的魅力。天地也无尘,山河亦有“心”,那条不冻江正伸出温暖的触手,脉脉含情地邀你款款相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