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点

乔榛

提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我省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推动产业全面振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体来说,要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聚焦科技创新关键,锚定产业升级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动产业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强调:“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全面提升三次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指明了我省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和立足点,即以科技创新推进制造业发展,构建起一个升级版的新型产业结构。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型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先进制造业基础上。先进制造业可以是传统制造业融入先进技术的一种升级形态,也可以是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而形成的新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我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首要课题。随着工业化发展、工业结构升级,我省的传统制造业需要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完成转型升级,为新型工业化奠定基础。其中,装备制造业升级是我省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领域。实现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不仅为保障国家产业安全作出贡献,而且也为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带一个好头。

我省传统制造业升级空间巨大,有装备制造、核电制造、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产业需要升级发展,这也是我省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其发展方向是,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突破一些核心基础零部件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在核电制造领域突破一些关键技术,推动核电制造安全发展;在飞机制造领域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推动飞机制造扩规模、上层次;在汽车制造领域突破一些发展瓶颈,推动汽车制造绿色化发展。

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重点推动传统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使传统制造业焕发出新活力。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

新型工业化必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立足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立在重大前沿技术基础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我国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我省也根据自身实际和优势确定了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农机等产业。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未来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也是新型工业化的立足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需要科技创新去引领。在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安排中,充分反映了我省的实际和优势,建立在我省科教优势和产业基础之上,如发展航空航天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瞄准科技创新的方向,使其成为连接未来产业发展的出发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成长,绿色化发展代表着人类发展方向,是构筑未来产业的最大动力,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接续未来产业的主要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为未来产业发展积累成熟技术并提供产业新形态。世界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求未来产业的突破口和立足点。我国布局的未来产业重点是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产业。我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上,也要把部署未来产业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立足点,探索我省具有优势又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如量子信息、深海空天,都有技术积累和基础,可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型工业化必须落脚于一个高效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石。产业结构的发展建立在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加速演进,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有了新认识,我国也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党的十九大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构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省发展新型工业化,最终也要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为此,我省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对接全国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以一个创新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本文系智库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