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四省区党报联动推出大型报道

东北振兴,鼓声激越足音铿锵|辽宁:时至势成兴可待

进入秋季,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北窑村附近的金色稻田一片丰收景象。辽宁日报记者 杨靖岫摄

□辽宁日报记者 王坤 刘乐 王月

冰雪消融,春风荡漾,辽宁就如同这个季节,春意盎然,生机勃发。

辽宁省委坚定不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集中力量开展“八大攻坚”,向新时代“六地”建设进军,全面打响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

过去一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增长5.3%,自2014年以来增速首次高于全国。辽宁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回顾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取得的鼓舞人心的战果成绩,在辽全国人大代表、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制造业是辽宁的传统优势,推动制造业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必然选择。

“辽宁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源地,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十分丰富,这些都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天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张进表示,科教资源优势正转化为辽宁振兴发展的胜势。

张进代表建议,要在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下更大功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速培育以新一代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新一代机器人、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在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聚力攻坚,助力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于本宏作为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带领企业深耕工业母机行业,解决了国产高端数控机床自主可控的诸多“卡脖子”问题。他认为,发展高端工业母机是我国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赛道。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要持之以恒地聚焦工业母机行业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助推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要集中政策资源推动国内少数具备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工业母机企业向高端化、精密化、定制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加强国际融通与合作,在国际机床市场中寻求更大突破。”于本宏委员建议。

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是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之一。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辽宁各类农产品供给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全国政协委员陈温福看来,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就是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切实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使良种良田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中国碗”装上更多“辽宁粮”。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陈温福委员建议,一方面,要不断推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持续改善黑土地的内在质量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地处‘咽喉之地’的锦州,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交通枢纽。要紧扣我省向东向北开放的战略布局,发挥区位、港口、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做强陆海物流枢纽功能,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王心宇认为。

王心宇代表建议,聚焦辽宁新时代“六地”这个目标定位,牢牢牵住开放这个“牛鼻子”,抓住国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大机遇,下足功夫做好通道、枢纽、产业三篇文章。持续优化港口功能和集疏运体系,加快申报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构建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区域新的产业组织,促进存量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集群式发展。同时,通过资源重整、创新引领和数字赋能,催生新制造、新服务和新业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过去一年,任勇强代表切实感受到了辽宁营商环境发生的重大转变。他表示,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力度,持续推动“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改革,优化政策兑现审批流程,让企业得实惠、发展得质效。当前,辽宁正在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这让任勇强代表带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足、动力更强。

当前,辽宁正处在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正是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代表、委员们一致表示,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咬定目标不放松,保持定力不动摇,以小胜为大胜,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