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振东家庭农场举行春季农业生产暨旺长小麦机械镇压现场会,对旺长麦田开展机械镇压,控制小麦旺长,增强秸秆抗倒伏能力。图片由大众日报提供
□大众日报记者 张文婷 都镇强 高广超
3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山东潍坊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一眼望去,四五架无人机正在麦田上方穿梭施肥。“今年小麦种植面积大,前期的降雨降雪带来足够的墒情,现在正好对晚播麦田趁墒追肥,达到促弱转壮的目的。”青阜农业综合体负责人孙德东说。
去年,青阜农业综合体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达1180斤,比上一年增加5.8斤。放眼全省,山东在去年交出一张亮眼的丰收成绩单: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粮食总产量1131.1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粮食高产背后,被誉为“农业芯片”的种子发挥着关键作用。“山东加强新品种培育自主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品种支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开昌介绍,该院重点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利用、育种技术突破、重大新品种培育、条件平台提升和种子企业提升等种业创新行动,打造出一套全新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同时,通过探索科研单位和社会力量直接合作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途径,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
济麦系列、山农系列、烟农系列、登海系列……山东加速攻破种业“卡脖子”技术,选育了一大批小麦、玉米高产稳产品种。“济麦22”播种面积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登海”玉米品种曾7次创造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大豆“齐黄34”创全国夏大豆高产纪录,2021年至2023年,累计推广1714.09万亩,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良种更要配良法。站在肥城市安驾庄镇地头放眼望去,昔日道道田垄不见踪影,反而多了一根根白色的喷灌柱。“通过去田垄,可以增加可观的有效种植面积,特别是在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地块上,田间生产路、浇水沟渠等也能大幅减少,进一步增加种植面积。”肥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王梅介绍,计划到2025年,肥城市“减垄增地”模式将实现全覆盖,根据测算,可增加小麦有效种植面积4.5万亩。
以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山东普及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氮肥后移,玉米“一增四改”“一防双减”等关键增产技术,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粮食单产不断增加。通过打造一批绿色粮油生产基地,山东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加快实现良种化、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和服务全程社会化,促进农作物生产提质增效。
作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品牌建设是山东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做好品牌、提升品质,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强粮油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规划财务处处长李剑介绍,山东打造“齐鲁粮油”团体标准体系,制订发布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山东饺子用小麦粉》《山东高油酸花生油》《山东花饽饽》《山东煎饼》等13项团体标准,29项企业标准入选国家粮油产品标准“领跑者”名单,有效保障和提升了山东农产品品质。
标准化助力下,山东农业品牌越来越响。以山东为主制定的农业领域国家、行业标准有230余项,8个山东品牌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蓬莱葡萄、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寿光蔬菜、章丘大葱、苍山大蒜等特产成为全国知名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