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发展中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

□朱猛

红色文化资源是赓续红色基因的物质载体,是开展红色教育的鲜活教材。西柏坡纪念馆、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怀来县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马本斋纪念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旧址诉说信念,文物彰显初心。燕赵河北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讲好红色故事

提升红色旅游内核品质

将文物与人物事件有机融合,多视角深挖文物背后感动人、启迪人的红色故事,让旧的文物焕发新生和光彩,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真实提升红色旅游的内核品质。

红色故事“遇上”实景剧,让红色旅游更生动、更感动。邯郸涉县是革命老区、红色圣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将士在这里创建根据地,缔造了中外闻名的“刘邓大军”,谱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传奇,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以革命时期村民的居住特点和环境为基础,推出大型实景剧《再回太行》,以“情景演艺+实景浸入+电影银幕”形式,让游客沉浸式观看一二九师将士与涉县老区人民同战斗共生产的故事。从寻常百姓生活到英勇并肩战斗,朴实的老区群众用无畏与奉献诉说发自内心的爱党爱国之情。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给到访游客留下了难忘回忆。同样,在《梦回西柏坡》实景演出的助力下,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的旅游业逐渐做大做强。泥灰老房子、蓝布花衣裳、热情参演的村民,每个细节都感人至深。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同时,乡亲们团结奋进,让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2018年9月,西柏坡镇一举摘下戴了32年的贫困帽子。

红色故事“遇上”小朋友,让红色旅游添童心、唤初心。在邢台市信都区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小小讲解员”成为一道高人气的靓丽风景,收获了许多游客的支持与鼓励。每到寒暑假和重要节日,小小红色宣讲员都会“上岗”。小讲解员们将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精神、功勋融入于头脑,将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内化于心,从少年视角解读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创新传承。经过小朋友们声情并茂地讲解,游客更感兴趣,耐心去听,且听进去了。同样的靓丽风景线也出现在保定市清苑区。节假日的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小小讲解员们体验导游工作,为到访游客声色并茂地讲解红色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同时介绍游览路线、宣传文明行为规范。小小少年活泼灵动的身影、朗朗上口的解说,引人驻足。小讲解员们作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讲解后备力量,不仅缓解了景区的讲解压力,更已成为当地文明旅游小小代言人。

推进数字化

拓展红色宣传“心”阵地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根植的红色基因,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有利于提升游客情感体验、更好保护红色文化遗产、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红色景区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的相遇,将会革新红色文化的呈现形式,拓宽红色文化互动传播渠道,进而培育红色文化新生态,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增添新动能。数字化赋能的红色文化资源,更优地展示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彰显文化自信。探索数字化红色叙事,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将声音、图片、文字、动画、影视等多种现代媒体元素融入红色故事的讲述过程,使讲述内容可视化和形象化,有益于听众用心理解与感知,有利于拓展红色宣传教育“心”的阵地。雄安新区长期重视红色旅游发展,把《荷花淀》《芦花荡》《雁翎队》《小兵张嘎》等系列文学作品与数字媒体深度融合并多维展示,让游客更亲近地感知革命文化。

红色资源“遇上”云服务,让红色教育深入千家万户。唐山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借力互联网和新媒体,通过开设网上展馆、提供网上课程、开启直播连线等多种方式,让英烈故事、英烈精神在唐山、在河北、在全国广泛传播。线上展馆:界面直观易用,观众能够轻松导航和浏览不同的展览主题;提供献花、留言等交互式元素,增加观众的参与度。网上课程:纪念馆和故居联合专兼职讲解员,广泛搜集素材、集中集体研讨,自主编导、拍摄《祖父的遗产仅一块大洋》《永远的丰碑》《无华书箱 不凡功绩》《铁肩担道义》等20余部红色故事,为广大党员群众和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线上课程资源。直播连线:纪念馆和故居讲解员与机关企事业单位连线直播,解读李大钊的生平事迹、不朽精神,受众在直播互动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红色资源“遇上”全息可视,让游客与红色文化情感共振。作为中宣部遴选的15家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单位之一,西柏坡纪念馆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红色文物展陈方式,让文物“动”起来,让游客与红色文化实现情感共鸣。采用实物扫描和数字建模等技术手段,准确记录馆藏可移动珍贵文物状态、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外体情况和陈列展览馆的全景可视信息。组建专业团队,拍摄整理文物的高清图片和文字材料,制作景区语音讲解和音视频等文物数据资料,持续推进纪念馆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