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竹 李淑霞 本报记者 刘畅
随着天气转暖,冰封的黑土地也逐渐消融变软。连日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的大地里,隆隆的机车声破开沉睡一冬的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正火热进行中。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户增收。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广袤的田野上林带环绕、道路相通、渠道相连,万顷良田连片成方。
张宝军是梧桐山管理区种植户,前几年他响应号召进行水田格田化改造,通过减埂扩池,格田由36个改为24个,不但增加了种植面积,更方便机车作业。“格田改造后,通过应用新农业技术,水稻总产量平均增产6%~7%,增收两万余元,同时节省人工等成本4000多元。”张宝军说,今年将通过应用卫星平地、轨道运苗车、AB点辅助导航插秧等新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标准化种植。
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总经理任艳军介绍,依托资源优势,宝泉岭分公司目前已打造出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一万亩,鲜食玉米0.3万亩、高粱0.2万亩、有机种植基地700多亩,通过示范探索,形成整套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
“现在的农田是‘聪明田’。”岭瓜乡管理区种植户范丰宝指着改造后的农田说,过去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春耕到秋收,一家人忙活几亩地。如今,水肥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虫情信息监测都已是常用的技术手段,一个人就能管上百亩地。
在岭瓜乡管理区,正在推广智慧滴灌水肥一体化,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实现科学水肥管理。“智能滴灌设备,让集中连片农田的滴灌效率更高、更均匀、更节省人力。”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农业生产部副总经理王长斌介绍,2023年,通过精准水肥管理,实现玉米亩增产67公斤、大豆亩增产33公斤,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
如何解决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这也是黑土地保护的重点领域。旱田坡耕地由于长期采取直垄种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养分缺失,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宝泉岭分公司与中科院“黑土粮仓”项目组合作,积极探索玉米坡耕地“等高环播”技术,利用智慧农业开展黑土地系统保护课题。
“我们将原来的顺坡垄向种植改变为接近等高线种植,这样雨水在地面流动得更慢,减少土壤被冲走的几率,将肥沃的表土留在地里,保证地块内水分养分更加均衡,减少化肥施入量,全面提升坡耕地的粮食产能,让坡耕地也能变良田。”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农业生产部副总经理李闯说,通过“等高环播”技术,逐步实现坡耕地从“重用轻养”向“用养结合”转变,提高坡耕地土壤肥力与质量,提升了生产与生态功能,探索出一条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之路。
目前,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通过对农田进行统一科学规划,集中打造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已升级旱田高标准农业现代化示范区4万亩,重点打造出3条标准化示范带,17处科技示范点,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档升级。落实黑土耕地保护20万亩。示范区耕地质量等级平均达到2.43等,高出全省平均等级1.03等;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达到47g/kg,高出全省平均值10.8g/kg。
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宝泉岭分公司按照项目化管理方式,根据建设特点,不断细化实化项目前期工作、投资申报、项目下达、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监督管理等制度,促进高标准农田项目质量提升。同时,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护机制,通过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设置“田长”等方式,引导管理区和种植户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护和监督的积极性,做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通过土地整合集约化管理,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将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任艳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