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对关系新时代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研究,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不断丰富发展其内涵,指导我国国家安全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对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考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地区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高等院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基地,担负着青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任,切实践行好总体国家安全观,事关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稳定,事关百年发展大计。龙江高校需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责任,在推动龙江振兴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一、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筑牢高校国家安全屏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哈尔滨理工大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全体师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二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落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全方位构建以保障学生安全为中心的校园安全体系。加强党对思想工作阵地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筑牢意识形态和保密防线,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对学校意识形态渗透和窃密行为。打造高品质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平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学生培养教育的体系之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着力打造一流人才汇聚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打造一支安全的人才队伍,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新安全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哈尔滨理工大学对标“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聚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引育留用”一体推进人才工作格局,为服务东北振兴、维护“五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学校主动对接国家与龙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持“四个面向”,探求“破”与“立”的切入点与平衡点,正确处理好大学科与小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关系,开展建校以来规模最大、最为复杂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现有学科专业已经覆盖“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214个细分领域中的88个领域。结合理工科大学学科专业特点,着力打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三、聚焦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边疆和主战场,美西方将科技创新“政治化”“集团化”和“武器化”趋势愈加明显。科技实力深刻影响国际力量对比,科技发展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化交互影响,成为决定国家未来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哈尔滨理工大学围绕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努力在基础研究创新突破、前沿问题协同攻关、国家和龙江振兴重大战略需求破解方面有所作为。学校以30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为载体,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牵头,组建战略性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面向我省工业制造实际问题,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多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新能源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紫外光交联电缆、石墨烯绿色量产技术及规模化生产、飞机用高端合金及关键部件、以铝代钢轻量化合金件、可重构安全芯片等多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努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的有效对接,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哈尔滨理工大学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五大安全”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振兴贡献新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