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面对面” 聚力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孙思琪 王阳阳

如何用好用足惠企政策?如何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如何将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优势?日前,一场题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政企沟通交流恳谈会在哈尔滨召开。

恳谈会上,企业家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和企业发展实际,积极建言献策。针对企业家们的发言,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展开讨论,在交流探讨中,助推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也愈发清晰。

“民营企业发展必须走‘专精特新’之路。”会上,哈尔滨凯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立坤率先发言。该公司主要从事智慧水务的研发和应用,在他看来,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不乏人才资源,但是缺乏应用场景,建议让科技型企业来主导牵引“产学研用”融合,从而有效实现新技术的转化应用。

“用好政策‘组合拳’,能够激励更多科技成果实现高质量转化,我们企业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者。”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丁福生说,“我们与哈工大联合成立了智能社会治理信息服务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5G警车装备项目获得了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奖励,享受到了600万资金支持。”丁福生表示,我省为鼓励科创企业发展出台了不少务实举措,也让企业更加坚定了在龙江发展的信心。

如何让企业政策落实落靠?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孙怿飞作出回应:“工研院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扶持科技型的企业,让企业茁壮成长。让省里好的政策,对企业进行精准赋能。”孙怿飞介绍,今年一季度,省工研院走访了100多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民营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对接,助力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我建议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让更多金融‘活水’为企业提供资本后盾。”“企业家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恳谈会上,“创新”二字成为高频词。

“我们就是通过科研育种创新与坚持赢得市场。自公司成立以来,每年的科研投入都保持在1500万元左右。”哈尔滨市益农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朱勇介绍,持续高额的科研投入,完善的科研育种体系,开放的商业育种合作,让益农各作物品种研发化茧成蝶。截至目前,益农种业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审及省审各作物品种52个,申请受理植物新品种保护71件。“我希望,政府能定期搭建平台,出台引领政策,通过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尤其在生物育种领域开展科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让科研人员和企业家之间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朱勇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则少不了稳定、系统的资金支持。

“科技型企业是典型的轻资产企业,存在研发投入高、资金需求大等特性,在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都面临着融资难题。”黑龙江惠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初海波建议,金融机构可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匹配金融产品,从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

“这个问题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我们也在积极谋划,引导社会资本投小、投早,我回去跟有关部门研究,通过引导基金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本向科技企业集聚。”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喜林表示。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王淑滨表示,省工商联将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畅通民营企业理性反映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的渠道;还将持续助力优化我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