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业务、技能说得头头是道,当谈起孩子教育和家庭建设的话题,这个以“耐压”出名的女人沉默了,不争气的眼泪出卖了她……
曹玉兰愧疚,说自己家庭里的角色没做好,无论是做女儿、儿媳、妻子还是母亲“都不合格”。
“大儿子出生两个月时我就去现场了,一走十天半月。记得孩子四岁那年,一次外出作业,想孩子了,我姐把电话那头贴在儿子耳边,任我如何呼唤,孩子就是不出声,我姐说孩子憋着嘴,一个劲淌眼泪……”
大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曹玉兰生了小儿子,作业、培训、比赛、加班……她更忙了,经常几个月不回家,小儿子几乎是在四个姐姐家长大的。
曹玉兰姐妹五个,她排行老五。“小儿子管我大姐叫妈,管我们四个叫姨,我是他‘老姨’。”
孩子开家长会,四个姨轮流去,同学们都分不清哪个是孩儿他妈。“记得初二时小儿子考了全学年第一,家长会上,老师让我分享经验,我顿时语塞……”
2023年,曹玉兰获得了省委组织部颁发的“B类人才卡”,小儿子问这代表什么?当得知这张卡与奥运金牌同等分量时,惊呼:“真牛啊!老姨!”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能陪伴,一直是曹玉兰的一块心病。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当有一天她听到央视主持人董卿这句时,压在她心上的那块石头一下子放下了。
“原来,孩子是我的影子!”曹玉兰恍然大悟。于是,她更加努力地塑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