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策略研究

□史英霞 曹洋 李晨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人文积淀厚重,孕育了众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河南省已有5个世界文化遗产。2016年,河南省提出了“三个高地”发展战略,其中之一是基于文化发展所提出的“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2021年,河南十四五规划指出,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大遗址公园走廊。近几年,河南依托“中原文化”与“唐风宋韵”推出的《唐宫夜宴》《龙门金刚》等一系列出圈作品,为河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河南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分析

河南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群)和人类文化遗址等,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要构成,河南省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21项。类型而言,古建筑(157项)、古遗址(157项)数量最多,各占37.3%;古墓葬(35项)、石窟寺及石刻(35项)次之,各占8.3%;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4项)再次之,占8.1%,还有少量合并及增补项目。时代而言,部分遗产跨多个时代,明清(132项)数量最多,占31.4%;宋辽金元(103项)数量次之,占24.5%;石器时代(74项)再次之,占17.6%,其余年代数量较少,数量集中于30-60项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河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5项、代表性传承人127名。其中,传统戏剧(29项)数量最多,占23.2%,以家喻户晓的豫剧为代表;传统美术(14项)、民俗(14项)、传统技艺(14项),各占11.2%;民间文学、传统舞蹈(10项)、传统体育(10项)、游艺与杂技(10项),各占8%;还有6项传统医药和5项曲艺。再加上省级、市县级文化遗产,则数量更多,这些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河南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见证了河南的发展变迁,也是河南历史文脉的根源所在。

河南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河南历史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繁荣河南文化事业的基础。第一,具有极高理论研究价值。最早可以追溯到中生代,遗址为河南省第三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恐龙蛋化石群产地,位于南阳市西峡县,为研究地球发展史、动物的演化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各历史时期的遗存众多,为探究中原文化的源流关系及其与周边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佐证。第二,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庙底沟文化彩陶的纹饰,似花、似鱼、似鸟,这些神秘多变、抽象写意的纹饰象征着古老的信仰崇拜,也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趣,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图案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第三,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少林的功夫、陈家沟的太极拳、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及遍及全省的豫剧,还有钧瓷、汝窑、唐三彩烧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然成为了国内外文化交流桥梁,可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河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策略

活化利用就是对历史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第一,生存有道,培植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空间。文化遗产的产生源自于人的使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造成了部分遗产的濒危。故而需要转变历史文化遗产的使用方式或场景,培植利于其生存的活化空间。早在2005年太极拳便已经进入了河南焦作的中小学校园,校园成为了太极拳活化的重要空间。2020年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各地也纷纷开展了太极拳进校园活动,为太极拳的活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多方参与,共建历史文化遗产活化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可以借助多方的力量,政府支持、地方协调、公众参与,以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近几年,河南全力塑造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便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龙头带动、博物馆引领、研学提速、考古突破,举多方之力共塑品牌。第三,数字赋能,现代技术助力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数字化、虚拟仿真、遥感、遗产监测等技术被运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保存遗产的模型数据,还可将以不复存在的场景进行复原,虚拟结合现实。2021年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以《龙门金刚》为开场舞蹈,重塑了龙门金刚大力士的艺术形象。团队便是借助了AR、三维模型、染色等数字化技术,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造像与舞台实景,为观者奉上了一场美学、艺术、文化交织的视听盛宴。

【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河南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ZT043)。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