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领头雁”带富一方人

汤原县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培训。

□文/摄 郭建梅 本报记者 刘大泳

5月,走进汤原县胜利乡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樊怀森正与工人们认真察看龙虾的生长情况。

樊怀森是大连森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22年他通过汤原县招商引资来到胜利乡,投资了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项目。2023年,他们积极发展稻田虾综合种养技术,在荣丰村、胜利村试验“稻虾共作”项目300亩,使亩产效益增加1000元。今年,胜利乡40户种植户计划开展“虾稻共作”,面积达1000亩。

汤原县通过政府“架桥搭台”,开展农业农村“双招双引”,吸引了很多像樊怀森这样的投资者来汤原创业,不断优化乡村营商环境,进一步释放乡村人才“乘数效应”。

“火车快不快,全凭车头带”。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汤原县实施“红色头雁”提升工程,打造能发展、善作为的“头雁矩阵”,将百万村党支部书记、示范村党支部书记、基地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库重点培养。

史册是竹帘镇兴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表示,参加“千万工程”交流学习后,受益匪浅。兴顺村目前建造了140栋木耳大棚、40栋蔬菜大棚、2栋温室大棚,产业项目每年累计带动就业百余人,人均收入16000元。“我们暖棚内的草莓,引进的是丹东纯99红颜草莓,肥料都是当地的农家肥。在春节期间我们反季节销售,草莓卖到近百元一斤还供不应求,为农户增收不少。”史册说。

汤原镇东大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三江英才”获得者赵云,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增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从“薄弱村”到“富裕村”的转变,打造了占地面积55000平方米的东大桥村果蔬产业园区,带动困难群众109户1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