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大思政课程建设新样态探析

□唐少勋

近年来,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对高校教育变革具有重要作用。产教融合是产业发展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转型,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呈现新样态,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教师和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大思政课程”建设现状,有助于推动“大思政课程”改革,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新内容——面向产业需求,更新课程内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大思政课程”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思政教育课程内容。一方面,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现状,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出发点及落脚点,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对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度了解和把握,为调整课程内容提供科学依据,以服务所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致力于让思政工作有料、有趣、有品。另一方面,高校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教学资源,让师生在思想上有感悟、在情感上有感触、在行动上有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同时,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动态,改善课程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增设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相关课程,推动学生深入了解产业发展实际,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新实践——全面培养学生,强化实践教学。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大思政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实践作用和影响,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呈现“新实践”的发展趋势。首先,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立足产教融合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形势,思政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积极与相关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其次,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再次,善用社会大课堂。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真实环境或虚拟仿真场景,有效运用现场教学、小组研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实习和实践过程中强化理论认知,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达到思政教育效果。

新师资——提高教师水平,加强外引内培。产教融合背景下,“大思政课程”建设出现“新师资”局面,各高校积极采取外引内培的方法,以拓展师资体系。一方面,引入优秀教师和产业实践经验。为有效推进“大思政课程”建设,许多高校积极引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高超教学能力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同时还邀请产业专家走进校园、走入课堂,为师生分享企业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选拔,定期组织师资培训、教学研讨等相关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了思政教师队伍水平。

新评价——多元评价方法,提高育人实效。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不断进行转型和升级,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此背景下,高校“大思政课程”建设均致力于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提高育人实效。在评价标准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坚持目标导向,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以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为辅的评价标准,兼顾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科学、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政教育效果。在评价方法上,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在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同时又重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后情感态度、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变化和提升,以体现学生通过参与产教融合而产生的与思想政治有关的增值性变化。

产教融合背景下,“大思政课程”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积极承担责任,将思政教育目标与产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改革思政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以推动“大思政课程”建设取得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