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介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安晓颖 郑旭

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数字党建是重要组成单元。在基层党组织中,高校既承担着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重要使命,也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一员,肩负着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的主力军任务。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数字媒介与高校党建的耦合正为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而不竭的创新动力。

以数字重塑实现党的创新理论的可感可视可亲

理论武装是高校党建工作中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高校党建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更广覆盖,推动这些创新理论在广大师生中入心入脑、凝心铸魂。数字重塑就是要运用虚拟数字技术将思想载体和支撑素材进行全面还原、复制、重造,从而实现思想与精神的场景化与物质化。数字媒介与党建工作耦合的首要功能就在于将相对抽象的创新理论具象化、可感化,将历史印记和事件人物还原虚拟化,让党建工作突破时空限制、突破纸媒网媒限制,从简单互动、单向传输走向多向互动、沉浸感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用这一伟大理论指导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就需要运用数字媒介讲清讲对讲好新时代在这一伟大思想指引下,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就需要结合实际场景、实际成果、实际案例展现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文化思想这些重大理论成果的实践力量,从而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可感性和可视度。

以数字集散实现党建资源的共通共建共享

数字党建是高校党建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也是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发展环境下运用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开展的新的治理实践。这种治理首要在于不同主体不同走向不同网格内党建资源的融通汇合。数字集散就是要在党建资源现有分布基础上进行集约调控和精准支持,让党建资源能够适应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高校发展阶段性需求。数字集散首先是数据的集散,要强化高校党建大数据平台建设,将数字化党建平台和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多平台有效接驳,实现党建信息的共享共通,实现学生基本情况的全面分析和评价。其次要加强党建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的双线互动,统筹网络云端党建资源与线下党建活动、网络党建名人与线下名师等多向互动共享,以更加及时高效的线上数字资源集散引领线下党建活动,以线下党建检验线上党建质效。最后要统筹各类党建资源在不同工作领域的应用交流。把党的红色教育、党史教育等资料数据结合大学生具有较强兴趣偏好的自媒体、微视频等形式进行循环应用,引导师生将思政课、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等学科资源融通进来,打造大党建资源平台。

以数字矩阵实现高校党建服务的精准低耗高效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校党建工作涉及高校教育教学教研各个方面、教师学生工勤等各类主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都需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种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强化党建工作的精准度。在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数字技术支撑下,高校党建能够在原有层级管理、条块分割的基础上实现架构重塑和流程重造,以横向的跨部门领域、纵向的跨管理层级来实现数字互动和精准服务,将不同领域的资源投放更加精准化,不断加强各个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之间的共建共享联系,使党建服务更具协同性。同时,数字矩阵的形成不是个别部门个别业务的数字化,而是整体功能和运转逻辑的数字化智能化,是将各党建工作有机组合相互耦合起来,形成新的有机整体,从而开展全样本服务基础上的精准服务。这种精准度往往带来资源能耗的降低和信息离散的聚合,从而使党建服务的效能更高。当高校党建服务依托数字媒介形成矩阵模块,就能够针对不同范围内的党建工作进行重点服务,使现有纪律检查、组织建设、宣传、党史等部门的关联度极大增强且能够同时满足多主体需求。

以数字治理实现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数字党建的核心不是数字而是党建。数字化从来不是放松党的建设,而是要以数字理念数字思维数字方式促进党的建设更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高校党建工作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必须以数字党建强化数字治理,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全方位全过程情况分析,夯实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党建工作推动党组织活动的全流程优化和全样本记录。必须以数字治理检验数字党建,将数字赋能党建工作的成效与党建工作成效结合起来,加强过程性评估和激励。另外,要在数字媒介深入运用到党建工作中的同时,强化数字安全管理,构建严密安全的数字安全体系,加强各类数据与子数据库的分层分级保护机制,加强高校党建数据信息的风险研判与处置管理。

课题:2023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党史观培育问题研究”(2023GXDJ-YB114)

(作者安晓颖系大连科技学院副教授、作者郑旭系大连科技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