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

整合渠道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桥梁

黑龙江省高校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启动大会侧记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行动方案。

启动仪式。

哈尔滨理工大学路演。

□文/摄 本报记者 周姿杉

近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发起,联合省内涉工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等34家单位共同成立的黑龙江省高校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启动大会召开,联盟覆盖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26所高校的工业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来自多所高校的科研团队进行了研发项目路演,并就科研成果转化提出实际需求。联盟通过构建产学研用对接融合新模式,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集聚新动能新优势,为我省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向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示范区加速迈进。

A

实现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无缝对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校是第一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新兴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都需要高校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作为强有力支撑。联盟抓住我省提出“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的重大机遇,旨在通过聚焦工业企业技术需求、释放高校院所技术成果,促进成果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交流和深度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那么,如何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创新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通过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设立一组资源共享库,建立一种合作交流机制,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之间联动,打造一条科技成果由产生到产业化的创新链。”黑龙江省高校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理事长、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校长杨忠学说,“联盟内部要形成畅通的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通过积极壮大战略性新兴科技产业、探索发展未来产业,快速跻身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行列,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杨忠学表示,联盟将整合各理事成员单位资源,打造省内一流乃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高水平的科技合作平台。促进优质成果产出、转化落地,打造“科惠龙江”联盟品牌,将联盟发展战略与龙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发挥好平台作用,建立并完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端科技智库建设的体制机制,全力激发科技引领作用。

联盟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常态化开展产学研、政企金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双向通道”,各大科研机构、大学院校、域内企业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无缝对接,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B

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启动仪式上,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的五项科技成果进行了项目路演,路演采用“项目演示+创投专家互动交流”的形式进行。

“我带来的是‘三爪动力卡盘’项目,主要解决工厂的自动化问题,应用领域涵盖机械加工行业,以高精度的定心卡盘为主,实现高端功能部件的自主提供。”齐齐哈尔大学副教授徐东辉说,“这次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的成立,将给我们的技术和产品提供很好的展示平台,为高校和政府、投融机构搭建交流互通的‘连心桥’,带来产业化发展的新机遇。”

“此次路演我们主要介绍了团队生物质碳方面的制备技术和应用,用玉米秸秆、榛子壳、花生壳等含碳物质,通过孵化工艺处理,变成一种能够进行电化学储能的生物质碳。”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张佳玮说,通过本次路演,能够对项目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秸秆除了焚烧或者发酵还有其他用途,为秸秆处理提供新思路。

黑龙江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强表示,联盟将整合创新渠道,融合多方资源,通过“项目路演+科技金融政策+合作对接”的方式,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目前,与哈工大、哈工程、东北农大、哈理工等多所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挖掘众多优质项目,将高校老师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C

政策支持助力高校科研成果落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曹叠峰表示,联盟的成立是落实《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行动方案》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通过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完善技术创新供应链,整合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等成果转化资源,推进产业化“三通工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发挥“聚要素、通路径、促转化、助发展”的作用,提升高校服务产业振兴发展的效率效能。

下一步,联盟将整合创新渠道,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桥梁”,融合多方资源,设立供求服务“蓄水池”。依托联盟内各成员单位,建立科技成果项目库;以联盟内成员单位为辐射,面向我省涉工企业征集科技成果需求,建立工业企业信息库;围绕龙江涉工产业方向,建设专家信息库。同时,开拓多元化发展,另辟联动合作新路径,围绕工科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建立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等常态化沟通机制与合作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