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远方的自己》/李伟/中国华侨出版社/2024年2月
□诸纪红
读完李伟的《寻找远方的自己》,心里仿佛被投进了一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本书不同于那些高深莫测的讲章,也非空中楼阁般的虚无,而是深深扎根于泥土,充满生命力的文字,有根,有情感,也有力量。
《寻找远方的自己》精心选录了李伟自2010至2022年间创作的散文精品88篇。这些作品被巧妙地编排为九个专辑,分别是《故土风铃》《风吹四季》《家国情怀》《教育琴瑟》《青春同路》《书香致远》《温柔尘缘》《心语哲思》和《路在远方》。每个专辑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基调,共同构成了这本散文集的丰富内涵。
书中的每个字,都如同从汉阴的山水间孕育而生,带着泥土的清新芬芳和汗水的咸涩味道。李伟用他的笔,记录下了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风,还有那些被岁月磨砺却依然历历在目的往事。读着这些文字,我似乎听到了风吹麦浪的沙沙声,闻到了新翻泥土的芳香。
在《寻找远方的自己》中,李伟不仅记录了生活的点滴,更通过散文这一载体,深入探讨了生活、教育、青春等主题。以《故土风铃》专辑中的《小城,今夜流淌着一首歌》为例,李伟写道:“小城就像是你心中的一个熟视无睹的老朋友一样,无须惊讶惊奇,不管它经历多少风云变幻,你对这小城的爱早已沉淀在内心深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故乡对一个人心灵的深远影响,以及那份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
李伟不仅书写故乡,还描绘四季、家国、青春,并深入探讨教育等主题……他的笔下,每一个主题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真挚的情感。在《风吹四季》一辑中,他描绘了四季的更迭,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变换,更是人心的流转。他在《春天里的意识流》一文中写道:“春天的早晨,不要再做梦了,春梦了无痕啊,还是要到河边去走走,看看柳树吐出的新芽,感受绿柳烟里的晓寒轻,听听燕子的唠叨,看它们在树木里肆意撒欢儿。”这样的描绘,既朴实又深刻,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李伟对教育有着独特的感悟。在《教育琴瑟》专辑,李伟分享了他的教学心得,他提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悄无声息,慢慢地渗透进学生内心生活的关爱、鼓励。”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教育本质的独到见解。
而在《青春同路》专辑,李伟回忆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他写道:“青春是一种病,给你带来说不清的伤痛。这种伤痛随着岁月的流转,它有自愈的功能。等青春一散场,一阵清风吹过,一场冬雨洒过,继续上路。”这里,李伟不仅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更深刻地揭示了青春的复杂性和成长的痛苦与美好。
当然,李伟的文字不仅仅停留在对生活的描绘上,他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在《心语哲思》中,他展现了自己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他在《路在何方》一文中写道:“路一直在脚下,真理和爱在远方。你我将启程远行,伴随着人间四季的一路芬芳和袅袅炊烟,你我在征途中挥汗如雨的身影,就是留给这世界的最美丽的画卷。”这句话,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寻找远方的自己》宛如一座富矿,每次阅读都能发掘出新的宝藏。他的文字宛如汉阴的山水,朴实无华,却蕴含着力量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