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守好红色根脉 凝铸发展力量

□本报记者 董新英

青冈县是一座写满荣光的革命小城,在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涌现了赵祥、吴玉江、李瑞景等众多仁人志士,书写了以青冈特支、抗联英烈等为代表的革命老区光辉的历史事迹。

珍重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发展动力源泉。近年来,青冈县坚持红色引领,传承红色基因,通过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永葆政治本色、忠诚担当、干事创业,全力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奠定了坚实政治保障。

绥化市委常委、青冈县委书记袁成宝介绍,青冈县坚持红色铸魂育人,培养锻造干部队伍,坚持以红色教育基地建设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激励后人,先后建成青冈县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老区纪念馆、马玉祥纪念馆,拟建李瑞景、赵祥红色文化主题公园,营造了红色文化教育氛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据悉,马玉祥纪念馆被评为首批“黑龙江省家教家风创新实践基地”,革命老区纪念馆记录着青冈县5个革命老区村奋力拼搏的史实,展现了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百折不挠、勇毅笃行的可贵精神。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省政府将青冈县民政镇保安村、青冈镇东郊村、昌盛镇宏伟村、德胜镇荣花村、兴华镇通河村认定补划为革命老区村。2022年全县老区村人均收入18700元,高于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个百分点。

近年来,青冈县秉持革命老区精神,推动全县各项事业阔步向前、日臻繁荣,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内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均稳步提升,并位居绥化市前列。

在现代农业领域,青冈县深入落实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压紧压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大力发展“四个农业”,先后获得“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数字农业试点县”“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等殊荣。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该县围绕主导产业原料供给,采取“打麻场+种植主体”方式,完善“完全成本保险+农担担保+银行信贷”金融模式,切实保障工业大麻供应链稳定。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交割库,总量达到4个,成为大商所、郑商所国内县级设立农产品交割库最多的县份,并借助交割库优势,探索建立期货保值溢价增收模式,帮助农户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在工业经济领域,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确定了以玉米为支柱,工业大麻、生猪为主导,鲜食玉米、文旅康养等为补充的“1+2+N”产业体系,持续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龙凤、京粮和长林公司分别跻身全省玉米深加工企业10强、肉类企业20强行业榜单,工业大麻产业被评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三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52.6亿元,其中生物发酵产业产值达到81.4亿元。

在商贸经济领域,青冈县成功举办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青冈鲜食玉米采收节,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哈洽会、中食展、绿博会等国内大型展会活动,在全省率先启动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建设,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近5亿元,青冈县先后被评为“国家鲜食玉米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鲜食玉米产业集群示范县”“东北鲜食玉米生产第一县”“全省生物经济发展品牌优秀县”“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

在青冈这片红色根脉深植的黑土地上,发展的足音铿锵有力,各项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青冈县被评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鲜食玉米产业促农增收做法被推荐为全国特色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典型案例,这是传承红色基因为人民谋幸福的最好诠释。如今的青冈县,已经走出了一条“红色铸魂、新质赋能、科技先行、五建并举、全面振兴”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