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税收赋能“绿色龙江”

□王钊 陆洋 本报记者 程瑶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原属传统高耗能燃煤火电企业,2023年,企业通过脱硫、脱硝、电除尘、超低排放多措并举,实现了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50%,累计享受减征环保税103万元;通过将燃煤发电产生的固体废物粉煤灰和炉渣综合利用,销售到下游产业生产建筑材料,享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免征税款优惠政策,累计免征环境保护税1500万元。“我们持续对老旧设备进行环保技术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多亏税惠红利缓解了我们的成本压力,更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废弃物消纳处置难题。”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的话道出了许多龙江企业的心声。我省税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精确落实绿色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以“绿色税收”杠杆作用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赋能“绿色龙江”高质量发展。

助力高耗能企业变身“绿色工厂”

走进牡丹江恒丰纸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蓝色的自动化造纸机器高效运转,洁白的纸张在机器间飞速穿梭……传统造纸厂污水横流、烟尘弥漫的场景难觅踪影,从昔日的排污大户到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黑龙江省“智能工厂”等多项荣誉称号,这家拥有71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实现了华丽转身。

在恒丰纸业的绿色转型之路上,税务部门的支持无疑是重要推动力。“近年来,税务部门多次主动上门,为我们提供税费优惠政策的辅导,帮助我们算好‘绿色效益账’,公司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先后享受到免征环保税,减按50%征收环境保护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减免50余万元,这不仅减轻了公司在生产线绿色化改造、环保设备投入等方面的资金压力,更为我们响应国家大规模以旧换新的政策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迎春感慨地告诉记者。

李迎春介绍,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降碳、余热回收、垃圾分类等一系列绿色低碳项目和节能减排举措已经融入到公司生产经营方方面面,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正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省各地税务部门纷纷通过加强与生态环境局、水务局、住建局等多部门信息共享,精准筛选满足节能环保相关税惠政策标准的纳税人,施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和问题反馈机制,通过政策推送、服务上门等方式,主动满足企业需求,解决企业进行设备更新、节能减排的后顾之忧。

推动矿产企业向“绿”而进转型升级

初夏,黑河黑龙江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球磨机全力运转。作为国内装机功率最大的选矿企业,该公司不仅在生产能力上领先同行,更是把节能减排和生态恢复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目标,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用于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共计绿化面积近20万平方米。

“绿色发展的背后,需要环保方面大力投入。近三年,我们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的大量企业所得税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我们把这些资金投入到采矿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矿区环境整治上,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环保水平。”该公司总经理张立中介绍。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了解到,我省各地税务部门深入落实资源税法,强化资源税征管;积极落实开采共伴生矿、尾矿等减免税政策,引导矿产企业对资源充分利用,有效发挥了税收调节机制,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浪费得到有效控制。

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常万昌告诉记者,在环保税减免税政策等多重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下,该公司不断推进煤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和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石墨烯生产企业,生产的石墨烯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

发挥杠杆导向作用守护绿水青山

拥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等雄厚的生态禀赋,“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是龙江肩上沉甸甸的职责和使命。绿水青山间,税收杠杆在治污减排降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持续强化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税收征管,推动高耗能企业减排降碳。2023年,省税务局落实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相关减、免税政策11.81亿元,办理退税8.09亿元。各级税务部门用自己的执着努力默默守护着生机勃勃的绿色生态,助力龙江不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有着“天然氧吧”美誉的伊春市,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税收政策指引和帮助下,两年内投入了超过1000万元改进污染物处理方式、引进高效燃烧技术、引入安全智能管理系统等先进设备和管理理念,使固体粉尘、氮氧化物等排放再下降20%,企业成功达标为伊春市首家省级“绿色工厂”。在这一过程中,伊春市税务部门的“绿税助企”工作小组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绿税助企’小组经常主动上门为我们送来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面对面’精准辅导,用真金白银的税惠数字不断激发我们企业治污减排的积极性。”该公司负责人说道。

“接下来,全省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绿色税收分析,拓展绿色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力度,做好挥发性有机物环境保护税征收相关工作,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为全面推进绿色龙江建设贡献更多税务力量。”省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