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 流光弄“影”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望奎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谷宝珍

□富士权 本报记者 董新英

2008年,望奎县皮影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望奎县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望奎县皮影戏第四代传承人谷宝珍1950年出生,8岁时,第一次看皮影戏。

“家里困难,想着拜师学艺也是一门营生。拜师入门时,我19岁。本地皮影戏第三代传人张学文、关学久是我的老师。”谷宝珍讲述着她的从“影”经历。

在望奎县文化馆里,74岁的谷宝珍带领着皮影队演出、排练,唱腔时而婉转时而嘹亮。她告诉记者,皮影戏有生、旦、净、丑等角色,行当齐全。

望奎县文化馆馆长孙福军介绍,望奎皮影戏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表演形式和唱腔在保留河北冀东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乐亭皮影之长,巧妙融合东北方言土语和民风民俗,逐渐形成了东北地域的风格和特点,被称作“江北派”皮影戏。

“我能一直唱皮影戏,要感谢我的爱人,他特别支持我。年轻的时候把孩子和家都扔给他照顾,我走村串巷地演出,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谷宝珍当时住在望奎县厢白乡正白头村。1979年,谷宝珍接过了望奎县皮影队的大旗,成为望奎县皮影队第一任女队长。走村串户流动演出,四季不曾间断。“一个由七八人组成的皮影演出团体,一演就是十余天。那时候村民都爱看,像《杨家将》《天门阵》这些经典曲目,当时一个村里一唱就是七八宿,像《五峰会》比较长,不间断演也需要20多天才能演完。”谷宝珍回忆着当年的演出情景。

望奎县皮影戏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谷宝珍接棒之后多篇曲目获得奖项。1980年,在黑龙江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上表演的《三请樊梨花》获得一等奖。1988年,在全国皮影木偶戏调演上表演的《高君宝石岭山招亲》获得优秀奖。2015年,由望奎县文化馆创编的大型皮影戏《西温莫日根》获“金狮奖”第四届全国皮影木偶大赛金奖,同时该剧目也被文化和旅游部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创新示范性剧目,并进行了全国巡演。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皮影艺人的努力,皮影戏开始刻录光碟和盒式带在国内外发行。谷宝珍感叹,现在教授学员学习皮影戏比以前容易多了,条件好了,影卷完整而丰富,设备也更齐全和先进了。

“现在皮影队有21人,平均年龄76岁,3人超过了80岁。”谷宝珍感叹着从事皮影戏的老艺人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每个人都热爱着这份事业。在望奎县皮影戏传承基地,玻璃展柜内保存着珍贵的皮影戏老剧本。《五峰会》《镇冤塔》《双失婚》《大西唐》《小西唐》《三请樊梨花》《十二金钱镖》等20余部成本大套的皮影作品成为经常表演的曲目。

“平时我们都聚在这里排练和演出,不断巩固基本功,也开始培养新学员,我们各自开始收徒。”谷宝珍的女儿关海英是望奎县皮影戏“江北派”第五代传承人。“她嗓子条件好,适合干这个。她家里做着收入稳定的小生意,最开始说啥也不想和我学唱皮影戏,动员了好几年硬拽过来的。”谷宝珍坦言,把女儿引入皮影戏的传承是她引以为傲的事。如今,女儿也接棒传承人的大旗,再次印证了她的独到眼光。

孙福军说,为了更好地将望奎皮影戏的传统剧目保存下来,望奎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创新”的指导方针,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使望奎皮影的抢救保护工作稳步、健康发展。望奎县皮影戏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席之地。为了保护和传承望奎县皮影戏,望奎县按照特殊人才引进的方式给予皮影传承人每人每月1500元传承补助,对国家级、市级、县级传承人实行了岗位目标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只要我能唱,我能传承,我就把自己的技艺都传给徒弟们,那样我才更欣慰。”谷宝珍说,她希望望奎县皮影戏就这样一代代传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