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与重塑:数智时代高校辅导员数据素养的提升路径

□张骞文 杨新朋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作用。”提升数智时代的辅导员数据素养不仅能够帮助辅导员更精准地分析和理解学生的需求与行为,从而提供更个性化的指导与支持,还能够提高他们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决策能力,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此外,掌握数据素养有助于辅导员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工具,推动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确保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理论武装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通过系统化学习,辅导员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能够应用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数据分析帮助辅导员了解学生行为模式,发现潜在学业问题,进行精准干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理论学习需不断更新,保持前瞻性和实效性,确保辅导员紧跟技术发展。

然而,仅有理论不足以应对实际需求。辅导员需在实践中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技能,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解决学生潜在问题。此外,参与数据驱动项目实践,辅导员能提升数据采集、清洗、分析、解释等综合能力,形成数据导向的思维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辅导员的数据素养全面提升,更好应对数智时代挑战,促进教育管理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技能培养与决策应用相结合

高校辅导员应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包括数据采集、筛选、分析和可视化。数据采集是第一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学生的学业、生活和心理数据。数据筛选则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辅导员需去除噪音和错误,确保准确性。数据分析能够揭示学生行为模式和学习趋势,数据可视化则帮助辅导员直观理解分析结果,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辅导员不仅要掌握这些技能,还需从数据中挖掘学生行为和心理模式,预测潜在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通过分析学习数据,辅导员可及时发现成绩异常波动的学生并提供支持,避免问题恶化。数据素养的提升不止于技能层面,辅导员应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际决策中,如建立学业预警模型、识别心理问题并干预,以及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建议。

在此过程中,辅导员还需树立正确的数据伦理观,确保数据使用合规和安全,保护学生隐私,并避免数据滥用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合理使用数据不仅提升辅导员个人能力,也为高校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基础。

环境优化与制度完善相结合

环境优化是提升辅导员数据素养的重要基础。高校应采取多方面措施,提供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设备,构建支持数据共享与交流的校园文化。高校应为辅导员提供高效的数据获取和处理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数据操作和分析。通过提供数据分析软件、数据挖掘工具和可视化平台,辅导员能够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此外,高校应积极建立数据共享与交流的文化,通过数据培训、研讨会和交流活动,鼓励辅导员互相学习,提升数据分析技能。举办数据分析竞赛和案例分享会,有助于辅导员在实践中提高数据素养,并吸收同行的成功经验。高校还应设立数据管理和技术支持团队,为辅导员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高校还需从制度层面完善辅导员数据素养提升的路径,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这些制度不仅提供学习方向,还支持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详细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能够确保辅导员系统性地提升数据素养,并将其纳入职业发展和绩效考核体系中。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辅导员将更加积极地学习和应用数据分析技能,确保数据素养的持续提升和有效性。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2022A020)。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