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显东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青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蕴含推动文化创新创造的充沛活力。新时代新征程上,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年,激励青年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既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重大任务。
赓续红色文化 以文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文化蕴含着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拥有众多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红色历史建筑等,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红色遗迹遗址,都在生动传播着红色文化,是龙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青年要充分认识自身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弘扬社会正能量,实现精神上的自立自强。
要不断汲取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和忘我奉献的龙江先进模范榜样的精神力量,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到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现代物流、创意设计等特色产业,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龙江实践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要投身龙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去,充分发挥新时代龙江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推进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街区等文化创意业态升级转化,让龙江“国货潮品”闯出去,推动“旅游流量”变成经济增量。
发展地域文化 以文立心
黑龙江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丰富,不可移动文物自成特色,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各类遗存未曾断代。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极具魅力,冰雪文化、音乐文化底蕴深厚。
广大龙江青年要以文化赋能振兴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充分发挥区位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中西文化交融、创新创业文化等特色资源,统筹历史遗存保护和城市更新、产业发展,赓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要深入挖掘农耕文明、工业文明遗存,扎实做好发现发掘、研究阐释等工作。要广泛宣传红色文化、边疆文化、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类型的特色文化,让历史看得见、把文脉传承好。
聚焦冰雪文化 以文弘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冰雪是龙江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用好冰雪资源就是放大优势、创造财富。当前,我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比不断提升,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热点。发展冰雪经济,能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打造龙江“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新引擎。
青年要牢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宣传龙江冰雪文化,讲好冰雪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特色故事,积极投身冰雪文化传播队伍,创新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功能,创作主题突出、格调高雅、思想健康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加强宣介龙江冰雪文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持续增强区域吸引力,助力冰雪产业发展。要投身龙江冰雪文化建设,融合城市历史、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元文化,创意设计品牌产品,打造立体式、多元化的冰雪文化产业。要积极投身冰雪经济的创新创业热潮中,细分冰雪市场消费群体,建立差异化市场定位,聚焦冰雪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探索科技创新引领冰雪文化产业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旅游吸引力。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