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壮大 人民更有幸福感

访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

□本报记者 刘大泳

75年峥嵘岁月、75年奋斗如歌,佳木斯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力服务“六个龙江”建设,交上了一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始终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担当,建成高标准农田780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9.35%,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产能达250亿斤。冷水鱼、紫苏、蔓越莓、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佳木斯国家农高区提速建设,全力打造稳固、可靠、坚实、安全的“大粮仓”。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建材、医药等传统产业焕发新机,电机、农机、口腔医疗等优势产业扩链集群,卫星、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加快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新质生产力,深化与中科院、哈工大、哈工程等产学研合作,环佳木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形成集聚效应。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列全省第1位。

改革开放行稳致远。坚持以改革破题解难,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任务1428项、各类改革试点95项,乡镇服务新模式经验做法全国推广,河湖长制改革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12345”热线获评中国数字政府治理典型十佳案例。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国(同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黑瞎子岛公路口岸项目启动建设,同江铁路口岸通关效率提升至1天7列,成为向北开放新的大通道。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实现“十八连增”。全市优良天数比例连续3年保持在94%以上,内河“黑臭”水体全面消除,绘就独具魅力北国生态江城。平安佳木斯建设成效显著,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经验列入全国典型示范案例,连续七年在全省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中居首位,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