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新时代党建引领网络文化育人的创新实践

□姚翼源 武彦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网络文化是互联网技术与社会生活结合产生的新文化形态,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具有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功效。新时代,要通过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引领网络文化育人体系创新,推动宣传方式创新、基层党组织创新、系统保障机制创新,推进网络文化治理现代化。

坚持党建引领网络文化育人的宣传方式创新

一是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瞄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特征和消费心理,把党的最新理论、战略举措和政治宣示等思想,通过网络视频、音乐、纪录片和网络文学等方式,提升网络育人亲和力。实践证明,在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坚持党建引领网络文化育人的思想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交融交锋之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价值导向,维护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二是开展信息技术赋能的网络文化育人活动。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向网民宣传依法上网及文明、绿色上网的价值意义。基层党组织应积极运用B站、抖音、重点新闻网站、论坛、学术交流等方式,在网络空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针对错误的社会思潮、网上舆情事件,撰写相关宣传稿件、评论文章,引导正面舆论,提升网民素养。通过协商民主、数字民主等方式,获得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健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网络文化育人实践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网络文化育人的组织队伍建设

在新形势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弘扬主流价值体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网络文化育人体系。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党建引领网络文化育人的发展方向就在哪儿。党建引领重塑了网络文化育人体系,提升了网络空间的公共理性、组织活力和发展韧性。一是确立各级党组织在网络文化育人体系框架中领导地位,实现了党组织对网络文化育人体系的相关部门、不同利益主体的绝对领导,提升网络文化育人整体效果。通过自上而下的党组织垂直领导与网络文化公共服务有机贯通,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二是构筑党组织领导网络文化育人组织保障体系。如基层党组织可发起成立“幸福+1”网络文化工作室,在各级党委的正确引领下精心策划网络技能培训活动、互联网企业网络文化专题讲座、我带你网上冲浪文化节,聚力打造“党建宣传+思政”、“润心工程+法治”的育人活动。

坚持党建引领网络文化育人的系统保障建设

党建引领网络文化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需要我们进行人、财、物和技术要素的系统谋划,通过政策供给、功能互补、要素协同,为优化网络文化育人体系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完善相匹配的政策法规。健全网络文化领导权的组织领导与管理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责任体系,将网络文化建设与社会组织、互联网企业、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建立网络文化育人责任清单。此外,明确各方力量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强化刚性制度的规范效能。二是拓展利益表达渠道。网络文化建设涉及不同利益主体,这需要明确不同利益主体参与的方式、途径和活动内容,通过协商民主形式凝聚合作共识,创新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体制机制。三是培育包容性的网络文化育人公共精神。网络文化育人的技术基因、文化特质决定了这是一项开放式的、民主化的教育活动,这需要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公共规则,以包容性的发展理念、开放式的契约精神,明确各方权责。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3MLC009);中央高校基金项目“新时代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一体化研究”(2023SKHQ09)资助。

[作者姚翼源系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者武彦斌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