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 闪耀“幸福香坊”

哈电电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工业研学活动。

□文/摄 刘喆 本报记者 刘莉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阵地建设有力有效;活动多样,文明实践提质增效;“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最需要的服务……近年来,香坊区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工作模式、延伸服务触角、提升品牌实效,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倾力构建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文明实践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香坊区制定《香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提出有场所、有标识、有氛围、有制度、有计划、有队伍、有活动、有记录、有成效的“九有”建设标准,工作推进有力有效。

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将更多空间、更多资源留给群众,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共建共享格局。建成4500平方米的香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10余个活动功能区。在24个街(镇)、128个社区、46个行政村全覆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创新开展“文明实践集中开放周”活动,提升阵地使用效能。

加强与驻区央企、高校合作,在“三大动力”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工业研学活动;与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同上一节思政公开课”主题活动;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志愿团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不断壮大服务基层力量。

研发“香坊云创城”平台,打造线上互联“数智创建”+线下服务“网格化”服务平台。在广维传媒公司文明实践窗口建设全省首个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基层网络文明宣传阵地,不断扩展文明实践的辐射效应。

创新文明实践载体提质增效

整合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街镇理论骨干、百姓宣讲员、“草根名嘴”等宣讲力量,组建128支理论宣讲小分队,深入开展理论宣讲,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

在全市首创“文明实践四季行”品牌活动,围绕多彩春日、清凉夏日、丰硕秋日、温暖冬日四大主题举办特色活动,年开展活动万余场次。培育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传承推广、惠民便民集市等省级文明实践品牌项目。近两年,培育涌现出“中国好人”王继辉、全国“最美志愿者”宫立杰、全国“最美家庭”刘颖家庭、“龙江楷模”覃大清等国家级、省级先进典型10余人。

“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便民利民

香坊区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最需要的服务、解决最关心的问题、回应最热切的期盼。推行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制定“菜单”、群众“点单”、文明实践队伍“接单”模式,每月在“香坊发布”公众号及各所(站)宣传栏发布当月活动计划,群众根据兴趣和需求参与活动。全区128个区直部门(文明单位)与174个实践站结对共建,解决就业就医、特殊群体帮扶等民生事项。

在全省首创关爱新业态劳动者子女“启明星”教育计划,打造健康路街道“‘馨乐园’心理健康辅导”等文明实践项目。培育涌现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孔小溪等先进典型,健康路街道乐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交流发言。围绕“香坊真香”区域化品牌,打造14处文化创意特色街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惠及群众十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