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饮食文化中的精神基因

读《至味人生:三千年饮食文化与人物风流》

《至味人生:三千年饮食文化与人物风流》/李凯/天地出版社/2024年3月

□盛新虹

饮食是生存的第一要素,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古往今来,谈饮食的书不少,大多是讲烹饪方法的,可以照着做。比如苏轼在惠州烤羊蝎子,要“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或者如袁枚,在吃了什么好菜后,都要留心其做法,记在《随园食单》里,而且还能总结、概括出一番道理来——不仅有吃的艺术,还有吃的哲理。近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关于食材、厨艺和人们心得的著作陡然增多。

但这本由历史学家李凯撰写的《至味人生:三千年饮食文化与人物风流》,和一般食单、食谱不同,作者以“食”之名,由食讲人、讲史,其所感触,较之油盐酱醋、鸡鸭鱼肉更有魅力,更能教化人心。“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作者以一个历史工作者的视角,打破就事论事的窠臼,在基于审美、伦理、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遴选。此书既没有局限于宏伟叙事的大理论,也没有纠结于抽象的历史符号与条条框框,而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过程情节来论述三千年饮食文化与人物风流,在历史叙述中突出人,突出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思考。如作者所言,古人也是人,和现代人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总有共同的话题。

本书脱胎于央视百家讲坛“舌尖上的历史”第二部讲稿,经过整理润色,以年代为序,用14个章节,选取了伊尹、孔子、屈原、刘安、杜甫、苏轼等广为人知的历史名人,糅合他们与寻常饮食的深厚渊源与人文典故,带领我们在饮食与名士的相互关联中,深入体悟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

在每一章的开头,作者都以一种食物为引,描写历史长河中与之有关的只鳞片羽,继而由“食”及“人”,再延展到“史”。如首篇讲述厨师鼻祖伊尹,善于调和五味,借烹饪之技向商汤阐述治国之道,作者追溯起源,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路来诠释;孔子“疏食饮水”,倡导“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主张儒者要提升精神境界和执政水准;作者结合《楚辞》等文献,向我们生动呈现了爱国诗人屈原的另一面,“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同时,也同样爱肉,楚国贵族的身份与他追求高洁精神的形象并不矛盾。同样还有大文豪苏轼,作者从《献蚝帖》的字里行间追寻苏轼在海南“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生活经历和苦中作乐的精神面貌。他视人生如逆旅,天地一瞬和物我无穷,不过是人的一念之间。

作者引用了大量文集、笔记等史料,把饮馔和叙事、历史和自然融合地交错在一起,一个个大人物的至味人生纷纷跃然于纸上。比如人们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附会给汉武帝刘彻,他威加四海,营建了恢宏的汉家气象;曹操是一代枭雄,煮酒论英雄,体现了政治家的雄心;唐玄宗对胡食来者不拒,期望万邦咸宁,哪想到渔阳鼙鼓、尘嚣直上;宋徽宗的盛宴,玩出了品位,像郑板桥那样当个艺术家多好,青菜萝卜糙米饭,心怀坦荡,返璞归真。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茶淫橘虐”的纨绔子弟张岱,精通饮馔的休闲文化代表李渔,以及能对厨师“执弟子之礼”的文学家袁枚……

书中涉及的14种食物,从俗到雅,从口腹之欲到精神需求,与其说这是一部美食起源史,不如说是一部由人物贯穿而起、内涵深厚的文化史和精神史。书中列举的每位人物都有不同的人生境遇和处世哲学,作者把他们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食材、厨艺、风味之中,发微人生理趣,将中国饮食文化描绘为一幅契合时代精神与民族命运的历史画卷。历史的教育价值在于明理,在饮食中发现人,在共情中理解人,更能体味历史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