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靖云 申爱君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的关键环节。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回答好学生的青春之问、讲好中国故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核心,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生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政教育不仅要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更要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三是以科学的理论凝心铸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并有意识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更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为社会输送更多积极向上、勇于担当、恪职尽责的优秀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大学时期是青年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抉择会对未来人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提醒他们时常“三省吾身”,不断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自己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一是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以此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好在哪里,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缘事析理,以理服人。二是讲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过古今中外的比较分析,论证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青年大学生跟党走听党话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落实“四史”学习教育,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让青年大学生知晓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探索救亡图存的真理,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艰苦求索,体察中国共产党及其杰出人物团结带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艰难历程,感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功勋来之不易,教育青年大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投身党和国家的历史伟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回答好学生的青春之问。青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朝气蓬勃、热情满怀,充满理想和憧憬,其中不乏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与见解,但也面临“成长的烦恼”,比如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思想、情感、职业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需要得到正确地引导和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重点关注青年的成长需求,回答他们在青春时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青春期,青年面临着对自我认知、人生价值、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和发展。二是关注青年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处理好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和困惑。总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点回答好青年的青春之问,关注青年的成长需求,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栋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向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化史和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具有最大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对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传承中华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一是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传统文化故事,激发青年对国家历史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珍视之情。二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对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事迹和感人故事的分享,培养青年大学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开拓、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三是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通过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的伟大实践成就,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和决心。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点向青年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讲述历史文化、英雄事迹和社会发展成就,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文为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基于当地红色教育资源的数智赋能思政教育实效性探究》(项目编号:2311076140306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温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