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畅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颠覆性改变。劳动教育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教育形式,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的历史使命。高校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劳动教育中,是时代发展的创新举措,有利于发挥技术优势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同时,高校劳动教育工作者应防范数字风险、应对数字挑战,从科学视角削弱其在劳动教育转型发展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全面推动劳动教育数字化发展。
合理规划教育转型。高校应认真学习研读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在深刻把握数字化转型内涵的基础上,制定劳动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确保高校按照教育部门要求部署具体工作;由高校党委书记牵头,劳动教育主体、教务处、学生处、后勤保障部门等共同组建劳动教育改革工作小组,结合数字化转型整体部署细化工作内容,完善管理规范、转型目标、执行监管、效果反馈等机制;成立劳动教育改革指导部门,根据本校实际及师生需求提出意见及建议,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改革座谈会、交流会、研讨会等,邀请相关教育专家、优秀教育工作者分享经验,从而保障劳动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设置劳动教育改革专项资金,以校企合作方式增加社会资金投入,为后续数字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完善数字基础建设。高校应持续优化劳动教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电信服务商合作完善高校网络设施布局,保障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为高校师生开展线上教学、资源共享与传输等提供支持;更新多媒体、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确保新设备能够充分满足师生数字化教学需求;完善智慧课堂、AI实验室等数字设备,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线模拟软件、教学管理工具等软件建设,为数字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建设适合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教育的实训基地、创客空间、工作坊,配套提供相关材料、工具,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设计综合性教学管理系统,增加学习资源、个性化资料推送、线上交流、作业发布、考核评价等功能模块,方便师生开展线上劳动教育活动,落实劳动教育数字化建设。
提高教师数字素养。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工作,以全员轮训方式帮助教师逐步掌握数字化教学的操作要领,找到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契合点,明晰数字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避免技术升级引发的职业焦虑;设置劳动教育数字化实践培训班或研学团,通过实践锻炼或实地参观,认识到数字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新业态,以便在后续教学中树立数字化教学理念,明确劳动育人的目标及意义;将教师数字素养、技能与职称评定相关联,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培训活动;邀请劳动教育、数字技术专家学者担任培训讲师,指导劳动教育教师认识到数字技术赋能下劳动教育迎来的机遇、面临的挑战,避免出现过度依赖技术或技术无用论的主观偏见;重视数字应用能力培训,增加数字设备操作、软件应用等实用性培训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提高培训获得感。
推动技术赋能教育。高校应加强虚拟现实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以虚拟仿真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突破传统教学时空限制,使学生获得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学生可利用计算机获取优势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借助虚拟仿真设备实现无实物演练,完成高难度、高安全风险、高成本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状况下参与实践教学;在虚拟仿真实践平台中增加回撤及重置功能,学生可在平台中反复操作、大胆创新,尽量避免因实践设备损害或耗材增加而增加教育成本;在虚拟仿真场景中自由设置劳动场景,通过引入环境变量、设置障碍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利用人际交互功能为学生匹配个性化学习资料,通过启发教学、示范演练、配套联系引导学生在智能劳动教育中掌握细节知识,并结合学习状况依托大数据分析智能调整教学内容,提升劳动教育精准性。
引入数字教学形式。高校教师应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必修课、校内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开展线下劳动教育,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内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等的认知;采用线上劳动教育平台复盘线下所学知识,在复盘与深化中提升教学效果。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兴趣爱好、实践经验、操作能力等,因材施教匹配教育资源及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出“舒适圈”,在合理范围内获得高层次的实践体验。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异常监控、即时反馈,确保劳动教育与数字化建设保持同步。在劳动教育数字化平台中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以可视化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突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允许学生自主安排教学进度及学习内容,减少无效学习或重复学习。
构建多元治理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完善数字教育立法及安全管理法规,并采取严格的风险监管处罚机制,严格防范因数字化建设对劳动教育产生的风险,形成良性发展的劳动教育数字新生态。高校应完善劳动教育数字化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机制,从劳动教育数据生成到应用全过程设置安全防护;尊重并保护师生隐私安全,制定完善的劳动教育数字化平台运营规则,对数据使用、共享等过程进行监管并强化职责机制,确保数字技术在劳动教育中能充分发挥出优势。社会各界应加强数字化宣传及监督工作,鼓励各界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数据安全治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优化教育评价机制。高校应制定完善的劳动教育数字化建设评价机制,包含学生理论学习成果、数字教学资源使用状况、实践教学成果、教师教学成果等指标,通过合理权重设置科学检测劳动教育成效。引入教师、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多元评价主体,鼓励学生参与评价,通过多主体综合评估提高考核结果公正性。采用综合型教学手段全方位考核教学成果,利用数字挖掘技术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估,并与后续学习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过程性评价应包含学生的劳动知识及技能,并在传统课堂评价中增加线上评价内容,同时对劳动教育手段反馈意见进行收集,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及方法,提高劳动教育针对性;成果性评价除课程成绩外,还应包含实践成果、劳动奖项等内容,借助数字化手段尽可能全面获取劳动数据,提高评价精准度。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创融合共生路径研究”(2024SJGLX0955)。
(作者系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语言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