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徒步、登山、骑行,还是滑雪、冰壶、越野滑雪等冰雪运动,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大自然,感受运动的乐趣。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运动产业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健身选择,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深化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大力发展北方户外运动
打造文体旅融合新名片
我国北方地域辽阔,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多样化的户外运动项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无论是北京周边的华北平原、内蒙古大草原,还是东北三省的长白山脉、大兴安岭,抑或西北大漠戈壁,都蕴藏着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该市依托2022年冬奥会东道主之一的金字招牌,大力发展以滑雪运动为核心的冰雪产业。目前,全市已建成大中型滑雪场50多家,小型滑雪场近百家,每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冰雪运动已成为推动当地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无独有偶,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借助当地草原、沙漠、湖泊等独特的地貌景观,重点打造骑马、沙漠越野、草原徒步等户外运动项目,将马文化与体育运动、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华丽转身。
事实上,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已成为北方许多地区实现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北方地区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加大户外运动赛事和活动的引进力度,提升行业的专业化、品牌化水平。比如,内蒙古已连续多年承办“乌珠穆沁草原文化那达慕大会”等知名赛事,新疆天山脚下的“环赛里木湖国际自行车邀请赛”也已成为西北地区的户外运动盛事,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拉动了当地体育消费,更成为展示城市魅力、促进文旅融合的亮丽名片。
探索创新多种发展模式
深化户外运动与文化旅游融合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主要在于深挖文化内涵,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把户外运动的兴趣爱好,转化为文化体验和旅游消费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北方许多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多种创新发展模式。
其一,打造户外运动小镇。户外运动小镇集运动场地、赛事活动、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是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的国家级户外运动小镇为例,该镇依托“一山、一河、一草原”的生态本底,建设了汽车露营、房车营地、山地自行车、定向越野等30多个户外运动项目,并与当地的康熙行宫、皇家猎苑等历史文化资源充分融合,游客来此不仅可以体验多样化的户外运动项目,还能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户外运动小镇模式可谓文体旅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实践。
其二,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生态体育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许多北方城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登山、徒步、骑行、漂流、滑雪等户外运动项目,打造生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以吉林省长白山脉为例,当地以茂密的原始森林、神秘的火山群等独特的自然地理风光为依托,重点发展森林徒步、山地越野、冰雪运动等生态体育旅游项目,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其三,培育研学旅行市场。北方许多红色教育基地、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纷纷利用自身的文化、科普资源优势,开发徒步寻访、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研学旅行项目,将革命传统教育、自然科普知识与户外运动有机结合,吸引大批青少年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模式,正成为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方向。
强化政策引领整合各方联动
为户外运动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促进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同发力,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产业发展生态。政府应当在产业发展中扮演“排头兵”和“领路人”的角色,既要厘清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又要创新完善相关政策举措,在用地保障、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精准发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撑。企业则要发挥“主力军”和“生力军”的作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不断优化户外运动的消费内容和体验,以高质量的供给激发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市场繁荣和产业升级。社会组织则要发挥“黏合剂”和“催化剂”的功能,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对接联动,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构建协同高效的产业发展合作网络。
在发展理念上,要立足北方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禀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差异化、精品化的发展之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户外运动消费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户外运动与文化旅游、民俗体验、科普教育等深度融合,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同时,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开发利用户外运动资源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实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