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是要坚守的“正”,赋予的新内涵是要创造的“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守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是创新的路径。由此看,“第二个结合”中蕴含了守正创新的方法。
“第二个结合”和“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两个标识性概念。“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文化主体性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文化特质和独特价值体系,它凸显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程度。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民族要做到自立自强,就必须具有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体现在人的文化创造中,具体表现为文化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特征和根本要求。巩固文化主体性,要坚守好魂脉和根脉。魂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根脉是我们的根本所在,二者统一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之中。“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生成的自主自为意识,是文化主体性的核心内容。当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通常会产生两种情形:一种是“文化涵化”现象,即弱势文化被强势文化取代;另一种是两种文化双向并进,生成一种新的文化。很明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属于后者。
一方面,遵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中那些代表民族世代智慧,使民族得以生存、延续的精神命脉。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以其悠远深厚的文化底蕴反哺、滋养了马克思主义,为造就新的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筑牢理论根基,使马克思主义牢牢扎根中国大地、更具中国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立起来的。中华文化主体性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其精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用。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血脉。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内在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在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中,厚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以一种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质态文化呈现于世人。由此看,“第二个结合”在承认中西文化具有独特性的同时,力寻两种文化的契合点,优化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选择性。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传承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又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厚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文化底蕴。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文化都要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场域。进一步巩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既需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又要在深化本土文化价值观认同上下功夫,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贯通、与共同价值观的融通。
坚持守正创新巩固文化主体性
创造性是指改造旧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是文化主体性的价值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原则和科学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是要坚守的“正”,赋予的新内涵是要创造的“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守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是创新的路径。由此看,“第二个结合”中蕴含了守正创新的方法。
以“第二个结合”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首先,要在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要义和精神脉络的前提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要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魂脉”为引领,持续推动理论创新。只有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实践,才能从根本上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