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招聘会现场。
智能制造技术学院实操课堂。
老师指导学生操作设备。
□文/摄 本报记者 周姿杉
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维,改革创新、融合发展,通过党建领航、引育并举、主体构建、平台赋能、任务驱动等方式,全力打造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新标杆。围绕体制机制破冰、协同育人破题、合作共赢破局,黑龙江职业学院推进政校企行多元合作,谱写了具有龙职特色、彰显龙职品牌的产教融合新篇章。
打造校企合作平台
“订单”培养专业人才
走进黑龙江职业学院工匠楼,满墙的校企合作单位标识格外醒目。据黑龙江职业学院科研与校企合作处处长袁向军介绍,学校聚焦赋能新质生产力新需求,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围绕龙江“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领域,以“三个加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牵头成立国家示范性畜牧兽医职教集团、黑龙江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和航空器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部省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与龙头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8个,与哈飞集团、哈电集团等龙江头部企业共建逆向工程技术与增材制造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和载体拓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模式和方式。通过联合体、共同体的建设,深化学校的办学能力。”袁向军说,学校围绕职业教育新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内涵建设,实施“金专业、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五大工程建设,深化“育训双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为龙江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同时,学校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冠名班等形式和企业直接进行订单培养,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和人才培养。“学校聚焦龙江产业急需紧缺领域,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近年来共实施订单培养8000多人,建成了近600人的兼职教师动态资源库,遴选确定成员单位共享型实训基地6个,累计培训企业员工和行业人员超过10000人次。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协同创新中心,完成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项目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成功完成了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相匹配的校企合作平台载体转型升级。”袁向军说。
紧贴地方发展需求
建设高素质“双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专业课教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黑龙江职业学院紧贴地方发展需求,“双师”团队发展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以专业技术服务地方。其中,智能制造技术学院机械实训教研室主任、技能大师闫国成被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聘为公司特聘技能人才导师,获评“龙江工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组建教育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网络直播与运营专业创新团队立足“区域振兴”,积极搭建培育电商人才、挖掘创业机遇的“龙江品牌数智化融媒体科创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举办“双鸭山市尖山区首届电商节”,助力提升了当地文化领域人员孵化速度及迭代升级,为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作出贡献。
黑龙江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杨书婕介绍,学校86名教师纳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兼职教师师资库,并组建学校“百人创业导师团”。举办“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教学创新设计与深度应用”“双创通识+专创融合与课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展探讨”等工作坊、学生创新实践训练、创业大讲堂,组织教师参加“专创融合课程开发”等研修班。
杨书婕说,学校以“重强、促优、扶青、培新”为抓手,强化领军人物的引领力、提升骨干教师的执行力,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力,增强新入职教师的适应力,形成内培外引、择优而用的队伍培养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特色成效和丰硕成果。
注入高技能新鲜血液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教师的融入适应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学校为新入职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实践锻炼,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能力。同时,定期跟踪评估新教师的成长进度,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进步。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新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确保教师队伍的活力和持续发展。
黑龙江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刘志坚表示,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就业工作制度,不断探索就业工作数字化转型新形态,通过“一平台两空间三体系”建设,积极把握就业市场发展方向,充分挖掘岗位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黑龙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崔治春告诉记者,未来,学校要从五个方面持续推动改革创新,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展“双高计划”建设,锻造“龙职”品牌;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彰显育人特色;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展现责任担当;提高办学治校水平,推动全面发展。
扎根龙江70余载,黑龙江职业学院遵循“自强有为、兴业报国”的“龙职”精神和“当好学生的铺路石”的核心价值理念,向社会培养输送了30余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新征程,学校将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深化类型教育改革支撑龙江“八个振兴”,以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向着“打造支撑振兴的龙头高职”的发展战略目标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