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晶
“投资于人”,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深远。
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而作为生产力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亟待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人的培育和技能提升上。
对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重点任务部分均有扎实和具体的回应。比如,在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部分提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在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部分提出了“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等,都是着眼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形态变化,推动人力资源优化,促进劳动力市场平稳过渡和健康发展,从而在稳增长、稳就业中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与“投资于物”相比,“投资于人”更注重长期增长潜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关注人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幸福指数,是一种耐心资本的投入,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投资于人”,就是将真金白银投入到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让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实惠;同时,“投资于人”还要关注精神文化需求,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要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让百姓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投资于人”,就是筑牢民生之基;“投资于人”,就是投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