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春雨 记者邵晶岩)年初以来,爱辉区聚焦党员、居民多元化需求,在党员教育、安全管理、基层治理方面,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居民服务融合运用,探索智慧服务模式,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VR化身“宣讲员”,让党的教育插上科技翅膀。在爱辉区委党校智慧党建教室,机关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VR党课。通过VR技术,学员们沉浸式体验南湖会议、爬雪山、平型关大捷等场景,让知识“活”起来、“鲜”起来、“实”起来。爱辉区委党校采用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模拟式、沉浸式六种教学模式,让党员想听、愿看、爱学,以科技力量提高党员教育工作质效。
无人机变身“安全员”,为安全管理注入科技动力。“风力稳定,无人机飞行正常,初步观测楼宇屋顶存在覆雪。”日前,一名特殊的“网格员”——一架无人机在西兴街道“上岗”,对辖区内住宅小区屋顶进行巡检。西兴街道辖区内有39个小区、256栋住宅楼,以常规方式开展冰雪坠落隐患巡查工作难度大,为提升工作效能,西兴街道创新采用“无人机+网格员”的方式进行巡查巡检。“以往主要靠网格员徒步巡查,速度慢、效率低,现在增加无人机巡查,能够更加及时和全面地发现安全隐患。”街道工作人员介绍,无人机高空航拍能将以往看不到、过不去的地方都纳入巡查范围,实现人机协同巡查和管控全覆盖。
智能变身“服务员”,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端和PC端进入,有人员管理、综合治理等多个板块。”在花园街道喇嘛台社区网格化服务站,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正向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展示网格化基层治理平台操作具体方法、流程。“有了这个智慧信息平台,我们能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显著提升了社区管理效率。”社区党委书记叶晓芸说。为深入实施“红网领航”工程,爱辉区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以智能技术为手段,“云端”对接城乡社区网格化平台,建设智慧服务新场景,利用基础数据、统计分析、事项办理、民情日记、群众互动等模块精准服务群众,实现信息采集、实时更新、资源整合、数字赋能,平台事件办结率、群众服务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