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孵”出林口大鹅产业“新春天”

□本报记者 张雪地

春日的林口县,暖阳洒在广袤的田野上,大鹅养殖基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只只毛茸茸的鹅雏正破壳而出,嫩黄的绒毛、黑豆般的眼睛,蹒跚踱步、欢快鸣叫,充满生机活力。这些可爱的小鹅,不仅承载着养殖户的希望,更见证着林口县大鹅产业在金融政策助力下蓬勃发展的新征程。

“我们厂在建设之初,没有抵押物无法贷款,生产一度陷入窘境,是农商行伸出援手,给我授信200万元,企业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林口县海华大鹅孵化育雏基地负责人徐井海深有感触地说。“助力‘三农’是我们的宗旨,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我们创设了‘鹅业贷’业务。事实证明,鹅业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和鹅企实现了双赢。”林口县农商行副行长辛致宏在走访海华大鹅养殖区时表示,目前,海华大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是集种鹅繁育、孵化、育雏、育肥于一体的林口大鹅产业龙头,今年拿到了1600万元的授信,用于企业发展。

在林口县大鹅产业的发展进程中,金融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于树德是养鹅大户,今年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2万只,但资金缺口巨大。在了解到建设银行的“养鹅贷”后,他立即提交申请,短短几天,其名下的企业——林口县天牧大鹅养殖有限公司就收到了建设银行发放的200万元贷款。有了资金用于企业周转,于树德脸上充满了笑容,对大鹅养殖的信心也更足了。

“去年3月,针对大鹅养殖户资金需求,我们研发特色农贷产品‘养鹅贷’,今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升级为企业版。同时,将继续加大鹅产业支持力度,‘养鹅贷’授信额度将在5000万元以上,符合条件的养殖户和企业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就可以申请,利息低、放款快,解决了养鹅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建设银行林口县支行副行长温鑫介绍。

据了解,在林口全县范围内,各金融机构纷纷发力,为大鹅产业注入“金融活水”。不久前,林口县召开了金融助力县域产业发展推进工作会议,聚焦如何通过优化贷款政策、合理调整利率等手段助力产业发展,对于符合乡村振兴产业方向的项目,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审批流程,确保项目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同时,对重点支持领域给予更大的利率优惠。

目前,林口县的金融产品专门针对大鹅养殖产业链设计,手续简便、额度灵活,无论是饲料采购、鹅舍建设,还是鹅苗引进,都能获得相应资金支持。不少养殖户凭此扩大规模,优化养殖模式,提升了养殖效益。

常言道“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但在林口县,除了信贷支持,保险服务也为大鹅产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人保财险林口支公司经理朱林军告诉记者,公司为县域大鹅养殖户承保大鹅数量从2021年的19万只到2024年的150万只,每年都成倍增长。“目前,我们正与县农业农村局和上级财险公司商定今年的大鹅承保计划。”朱林军说。专业的养殖保险,有效降低了养殖户面临的风险。当遭遇自然灾害、疫病等突发情况时,养殖户能及时获得赔付,减少经济损失。这一举措让养殖户吃下“定心丸”,敢于放心投入生产。

今年,林口县制定了更为宏伟的大鹅产业发展计划,鹅雏孵化将达800万只,大鹅养殖规模将突破400万只。林口县将进一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大鹅产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同时,推动大鹅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政府还将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在激发养殖户积极性的同时,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迎接大鹅产业发展的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