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已一年,老人有哪些收获和感受?本报调查显示

七成多认为更接近智能时代

□本报记者 亓红

2020年艰难过去,2021年春天即至。经历了一年时间,全国上下与新冠疫情斗争,给人们带来太多体验和感受。原以为,许多老人会因“疫”情绪低落,但近日,老年日报读者社会问题调查中心发出的百份“说说您一年来有哪些收获与感受”调查结果显示,这场灾难竟意外锻造出中国老人骨子里的乐观与坚强、积极与振奋。

逼着玩转智能手机

原以为年老了,智能时代离自己很远,没想到因为疫情却收获了玩转智能手机的技能。青岛73岁的徐昌岭因疫情出行乘车需要扫健康码,子女不在身边的他硬是靠自学,把智能手机玩得极嗨。“扫健康码那都是小意思,微信里的功能基本全难不住我,支付、缴费、手机充值、外卖,甚至网购都学会了!”像这样的老人在调查中占76%,文化层次高者比低者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更强。

坚持运动收获健康

健康是许多老人追求的,调查显示,正因为居家隔离,却让三成老人重获健康。自去年2月以来,许多老人因疫情而失去“自由”。尽管如此,哈尔滨年逾古稀的马福领和年逾九旬的田桂云,却收获了健康。每天坚持室内慢跑一万步,这份近一年来的坚持,让马女士的膝关节疼痛消失得无影无踪。更令人称奇的是,91岁的田桂云每天坚持在床上立腿、蹬腿等动作一小时,一年未曾感冒。

制作音视频成网红

为了生计,“面条奶奶”——河北省邢台市的崔瑞坤自制视频讲述自己的平常生活,深圳八旬老两口甘雨洲和宋惠萍玩抖音传播正能量,年逾古稀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范德有学做音频在网络上宣讲精神养老,这些老人不甘寂寞,奋发学习,散发出满满的正能量。

收获超越血缘亲情

“疫情期间,让我们捡了个女儿,成为没有血缘的亲人。”年逾七旬的哈尔滨老人石艳霞、于东林老两口激动地说。他们的独生儿子在北京,一年来他们与楼下邻居徐彬一家处得像亲人一样,老少三代,尽享天伦之乐。调查中,哈尔滨市南岗区老年志愿者协会的姚伟民介绍,这种暖心事志愿者做得不少,“花甲之年的牛秀英就给辖区的空巢老人送了六个月饭,一日三餐啊!”

对这些老人的收获,天津市老年问题学者郝麦收表示,当人处于困境时可能就会激发出潜能,发挥出特殊的禀赋和耀眼的光彩。卫生战线白衣战士们的精湛技术和献身精神,全国人民坚如磐石的排山倒海的抗疫力量,正是这些正能量,锻造出中国老人的神光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