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启动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总量为2万吨。
国家缘何对猪肉进行临时收储?收储会对猪价走势有何影响?
发挥猪肉储备调节作用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全行业亏损严重。启动猪肉临时储备收储,依据是价格过度下跌。如何判断猪价过度下跌呢?先要了解一个概念:猪粮比。猪粮比就是生猪价格与作为饲料的玉米价格之比。
猪粮比价采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统计的每周生猪出场价格与全国主要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批发价格的比值。根据近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对应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
当国家层面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一级预警时,中央和地方将全面启动收储。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21日至6月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照《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低于5∶1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推动猪价平稳运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超大体型白条猪在市场上的占比已经明显下降,为肉价止跌企稳创造了条件。”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认为,收储增强了养殖场和屠宰厂的信心。到现在为止,猪肉价格基本上已经爬出谷底。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市场调控并不意味着要减少支持政策。科学、合理的政府调控政策将会促进生猪生产和猪价稳定。发达国家建立了一揽子的生猪市场调控机制,政府综合运用多项政策,在短期上提振市场、防范风险,在长期上保障生产稳定。我国冻猪肉收储政策通过不断优化,结合其他调控政策,将能够有效调控生猪市场,推动猪价平稳运行。
对后期市场走势,朱增勇认为,虽然近期猪价反弹幅度较大,还有回落调整,但跌至前期低点可能性比较小,后期可能将季节性震荡回升。
黄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