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流量 也是社会责任

□徐桂勇

移动互联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对许多人而言,商家产品的关注、好评、点赞是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参考。然而,现实中一些商家的“热度”却是花钱买来的。日前,杭州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被调查发现,涉嫌组织他人刷好评牟利,有百余家网红餐厅存在花钱请“刷手”刷好评的现象。

近年来,一些网红餐厅刷好评逐渐成为行业的“潜规则”,不仅要刷好评,还“巧设”分类,删除差评,仅呈现正面评价关键词,“迷惑”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破坏行业生态,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侵蚀网络空间社会信任感。

真实理性的流量,不仅消费者购物选择需要,商家提升管理、改进产品需要,更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确保数据安全可靠、流量真实有效,才能有效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化,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进而抢占数字经济未来新优势。

面对隐蔽性强、花样翻新、危害性大的“假流量”,还需各方切实担起社会责任,共同发力,构建健康的数字经济生态环境。于平台、商家而言,“假流量”换不来“真热度”,“广撒网”不如“精准培养”,用质量、服务、情感培育精准客户群,线上线下双结合,增加消费者黏性,赢得具有含金量“网络口碑”,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

赢。于消费者而言,也需树立正确的“流量观”和“消费观”,消费购物不是为了“发圈”,不盲目被流量裹挟,保持独立思考判断,用理性的消费观扭转畸形的“流量生态”,用实际行动为诚信商家、良心经营、优质产品“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