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辉
新闻事件:近日,“一中学老师收取高端酒水与化妆品”的视频受到关注。视频中,家长打电话给该老师,称礼物已放在小区门口的水果店,过来取即可。不久之后,的确有人前来取走礼物。有网友质疑,该家长“通话录音、蹲点取物,偷拍取证一条龙”疑似在设局。9月12日,涉事老师所在的合肥市六中工作人员表示,该老师收受礼物一事属实。合肥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已知晓此事,是否为“家长设局”正在核查中。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无论这场“送礼戏码”是否家长精心设计的局,都并非此事的关键问题。真正的核心在于,教师是否确实收受了这些高档礼品。
现在学校已经证实老师存在收受礼物行为,那么无论这背后有何种复杂情节,都不能成为教师逃避责任的借口。因为,这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更是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亵渎。
当然,也不能忽视视频中可能存在的“做局”成分。如果这真的是一场家长自导自演的闹剧,那么其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同样值得深究——是为了追求流量、博取眼球,还是为了对教师进行某种程度的“敲打”或“试探”?无论如何,这种以损害教师形象为代价的行为,都是具有破坏性的。
然而,抛开这些表面的纷争不谈,有关方面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家长为何会选择以如此高调的方式“表达敬意”?这背后是否反映了当前教育环境中某些不健康、不正常的现象?比如,家长对于教师资源的过度追捧、对于教育公平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于“潜规则”的无奈接受等。
针对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深入调查和严肃处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反思和努力。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坚守职业道德,拒绝任何形式的“利益输送”,以实际行动维护教育的纯洁性和公正性。而作为家长,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和人格尊严,以健康、理性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