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在被自己的言语改变?

□郭玉洁

在互联网上和陌生人对话越来越难,这事应该广有共鸣。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管你叫它什么时代,这都是不断弥漫的传播现实。

对于这种交流的无奈,社会学家、传播学家大概可以写出一百篇论文。而我好奇的最微观问题是,争吵时,人们说的那些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无数次,我看到有人用这样的词互相攻击:屁股歪了、人血馒头、大孝子、典中典。很多时候,我已经对讨论的内容不感兴趣,只想知道当人们在用这些词互相攻击的时候,究竟是在说什么?

《论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词语可以给混沌的问题、现象和情感命名,被命名之后,它们才被看见,被理解,被处理。

“内卷”“躺平”“佛系”、PUA,这些词刚在社会上流行时,都引发了思考,提示人们关注新的社会现实和情绪。但是,当这些词被滥用,对语言的污染又在发生。

现在任何上进、参与竞争的行为,都会被称为“卷”。不知不觉中,年轻人好像只被分为“卷”和“躺平”两种状态,没有中间地带。

又如,“卷”和“舔”都是单字成梗,流行起来后,在年轻人群体中,基本代替了“竞争”和“追求”两词。但是,“竞争”和“追求”都是中性词,“卷”和“舔”都是贬义词,这种“短期爆发性语言污染”的结果是,让人感觉到“一切个体涉入的竞争都是坏竞争,所有追求的行为,都是人格很低的。”

在一个两极化表达的世界里,“不是最伟大的,就是无足轻重的”,中间地带越来越难以被描述、被看见。

一个语文教育自媒体作者描述了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如下对话。

“你认为《雷雨》是一部怎样的作品?”“狗血。”

“你认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渣。”

“你认为鲁侍萍有什么特点?”“弱鸡。”

语言学家李安宅认为,人创造了语言,语言也创造了人,什么样的语言便成就什么样的人。

在充满情绪、立场和标签的互联网世界中,我们是否在被自己的言语改变着?

长串的自我表达,被称为“小作文”。一个又一个“瓜”,在“狗头”表情见证下传播。许多涉及当事人痛苦的热点事件,也能被这样传播:“这个‘瓜’你吃了吗?”

这样的话说多了、听多了,我们究竟有没有变得麻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