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刘佳莹
江苏徐州“00后”小伙刘黎明自2023年1月起,发起名为“银发照相馆”的志愿服务项目,至今已为4000多位乡村老人记录下他们生命中的“高光时刻”。
一张照片,一段缘起
刘黎明的“银发照相馆”之旅始于2022年的一个偶然。当时他带着相机走进乡村,一位拉着板车的老人见状,轻声问他能否为夫妻俩拍张合照。于是,就在那个简陋的小院子里,刘黎明为这对90多岁的老夫妻拍摄了他们人生中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结婚合照。老人的一句“怕以后没机会了”,深深触动了他的心。这让他明白,许多乡村老人,除了身份证,可能一辈子都没拍过照片。于是,刘黎明决定发起“银发照相馆”志愿服务项目,用他的相机,为这些老人留住那些虽平凡却珍贵的瞬间。
穿梭乡间,为老人“定格记忆”
为了这个项目,刘黎明自掏腰包购买了专业的摄影设备,并组建了五人团队,一同穿梭于各个乡村,为每位老人送去珍贵的“定格记忆”。
谈及执行中的困难时,刘黎明坦言,时间是最具挑战性的因素。因为需要频繁前往乡村,有些路途遥远,经常天未亮就出门,夜幕降临才归家。为了尽可能为更多老人拍照,他常常中午只是简单吃几口面包,就继续赶往下一个村子,所有的拍照活动都在周末。
刘黎明告诉记者,每当他们踏入一个村庄,老人们总是以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期待,换上整洁的衣裳,以最真挚、最温暖的笑容迎接他们的到来,这份来自老人的信任与期待,对他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无尽的激励。
无言的感激,淳朴的馈赠
“有时候,在村里走一圈送照片,我光喝水就能喝上好几杯。”刘黎明笑着分享道。他的“银发照相馆”不仅赢得了乡村老人们的热烈欢迎,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尊重。每当刘黎明带着拍摄完的照片上门,老人们总是满怀热情地挽留他共进午餐,尽管他每次都礼貌地谢绝,老人们仍坚持要为他递上一杯水,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就这样,他在村里走一趟,往往能收到七八杯这样的“感激之水”,每一滴都凝聚着老人们最真挚、最淳朴的谢意。
在一次拍照工作中,刘黎明遇到了一位聋哑老人。尽管沟通存在障碍,但老人通过手势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为了这份特别的感谢,老人特意跑到一公里外的商店,买了一瓶饮料送给他。看着老人满头大汗却满脸笑容的样子,刘黎明的心被深深触动。尽管他们无法正常交流,但那份内心的真诚与感激,早已跨越了语言的障碍,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