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银发经济,多国有新招

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显示,到本世纪70年代末,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预计将达到22亿,超过18岁以下人口的数量。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机遇与挑战,多国近年来拿出了新的应对之道。

“科技+护理”,助力“老有所养”

日本作为老龄化先行国家,通过实施“介护保险制度”,整合社会力量为长期护理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务,并鼓励企业开发护理机器人和数字技术,推动智慧养老发展。美国则在推进社区养老建设的同时,支持医疗养老类人工智能设备的研发,发展智慧康复和智慧养老等新业态。例如,纽约州等地为老年人免费发放陪护机器人,提供多项贴心服务。

丰富消费供给,实现“老有所享”

老龄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转变,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享老”服务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中国增开“银发列车”,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旅游选择,并加强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服务水平。新加坡的“乐龄人士”享受丰富的老年生活,老年大学、兴趣培训班等层出不穷,老年玩具、唱歌、健身等潮流消费方式带动了“银发赛道”的各类商机。丹麦则通过数字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参与度,推动医疗预约、政务服务等高频场景线上化,激活银发群体的数字消费潜能。

补齐人才短板,推动“老有所依”

随着全球高龄人口比例的增长,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缺口正在扩大。欧盟提出欧洲护理战略,鼓励成员国增加专业长期护理的服务供给,并通过提高护理人员工资、开展专业培训等措施吸引护理人才。德国将护理培训标准化,并启动了多项培训补贴计划,同时出台措施吸引非欧盟国家的护理工作者。新加坡政府则通过推出“技能创前程计划”和“乐龄SG计划”,为医疗保健和老年护理行业的人员提供培训,提高看护者培训津贴,并计划在未来10年为相关计划拨款数十亿美元。

把握机遇,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指出,银发经济与银发产业正演变为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领域。各国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在人口结构银发化的进程中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有利于催生新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缓解养老保障体系压力,还能借助前沿技术重塑养老模式,提升服务效率与人性化水平。环信